第01版:头版
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努力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各种关系,才能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强化系统思维,要处理好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要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构建多层次消费体系,以城镇核心商业区和龙头消费企业为关键,结合消费热点时段,积极开展促销活动。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稳步推进“百千万”亿行动计划,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展招商引资新渠道。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批科技服务、高端商务等示范集聚区;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元化发展,加强文旅康养、家政托育等生活服务有效供给,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业”深度融合。
强化系统思维,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妥善解决好疫情对转型发展产生的“蝴蝶效应”,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六保”。要认真落实我省“三管三必管”实施细则,持续深化我市煤矿安全“双八条”和森林防火八条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要纵深推进“三治三零”单位创建,继续抓好各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稳控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为全市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系统思维,要处理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继续落实好“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积极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持续发展,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以示范村、重点治理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支撑,持续建设平川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东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示范圈,打造一批有效衔接的示范样板。
强化系统思维,要处理好全面建成小康与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关系。对照全面小康各项任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进行再盘点、再梳理,在与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衔接点上,跑中追、赶中超,立足当前,梳理好“十四五”目标任务,着眼长远,谋划好新征程中的各项重点工作,为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进军提供坚实基础。
强化系统思维,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做到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大气、水、土污染综合防治,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施土壤环境分类管理,推动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全面推进“四湖四带八河流”生态修复治理,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晋中。
强化系统思维,要处理好稳中求进与保障民生的关系。要全力确保经济恢复到合理增长区间,不断厚植厚实民生保障的经济基础。全面做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继续实施“百亿教育投资三年滚动计划”,优化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益;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建立“离家不离亲”社区养老模式,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心中有大局,着眼一盘棋,只有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协调联动,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才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当前,晋中正处于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运用系统思维抓工作,树立全局意识,加强统筹兼顾,既着眼当下又立足长远,既立足晋中又跳出晋中,既看到大势所趋又把握自身特色,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就一定能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优势,蹚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