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运动的先驱 介休党组织的创立者
—— 梁露烈士的事迹
郭绍华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专程到介休市洪山镇,参观了介休市第一个党支部和中共介休县委纪念馆。我作为一名在介休生长并工作了20年的介休人,对梁露这位介休党组织的创始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同时作为一名退休的工会干部,对梁露烈士在90多年前参加汉冶萍工人运动的勇敢壮举,有着一份来自于职业的敬仰之情。
我就是在这种崇敬和激动的心情中拜读了介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克虎同志送来的《旗帜》一书,且对该书首篇便记述的中共介休党组织创始人梁露的事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掩卷深思,革命先烈为党组织创建和实现革命理想付出年轻生命。梁露烈士是一位有着强烈的革命情怀和钢铁意志、为着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的共产党人。为缅怀梁露烈士,总想把这位介休党组织创始人和工人运动先驱、我党早期工会工作者的革命事迹叙述一下,作为献给建党100周年的一支小花,激励自己和后继者不断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
在武汉汉冶萍工人运动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05年,梁露出生在介休城内一个贫苦家庭,因家境贫寒,12岁时便辍学随父亲远走他乡。经朋友引荐,梁露到武汉汉冶萍兵工厂当学徒,学做兵器火炮。梁露年纪虽小,但机灵、活泼、勤劳、吃苦,很快便成为技术娴熟的工人。
1923年,18岁的梁露已经在武汉工作了6年。6年里,他目睹了反动军阀统治下劳动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惨状;耳闻了北洋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后日军在中国的滥施淫威;获悉了北京学生徒手请愿惨遭杀害的悲剧,尤其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他心灵上造成极大震撼。他在思索救国救民的途径,盼望着去参加改变不合理社会的斗争。
1923年2月,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了,规模空前的斗争使梁露兴奋不已。他积极参加运动,勇敢参加斗争,联络汉冶萍兵工厂的工人响应罢工、组织集会游行,为维护工人的权益奔走、为斗争的彻底胜利呼号。这次斗争的实践对梁露来说是一次共产主义的思想启蒙教育。
工厂复工后,梁露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认为自己还缺乏革命理论,认识不高。此后,他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由于他有胆有识、敢于斗争,工人们都信任他、拥护他。随后工人们组建秘密组织——汉冶萍工厂工人纠察队,推举梁露当队长。工厂的地下党组织也帮助和培养他,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楚回晋创立介休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1925年,王鸿钧受中共太原特别支部的委派到武汉(党中央驻地)汇报工作,期间结识了梁露这位山西籍的共产党员。为加强山西党组织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力量,梁露同志听从党组织的安排,随王鸿钧回到山西,在山西省总工会从事工运工作。作为介休人,梁露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
当时,介休也开始有革命活动。曾在太原读书的共青团员张宗试、郝廷恩回介休后成立了共青团介休小组,但由于缺乏经验,工作进展缓慢,亟需一位富有经验的党员去领导。1927年,中共山西省委以总工会名义派梁露回介休开展工作。
初回介休的梁露首先深入群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革命道理,把淳朴善良的人们引向一个光明世界。梁露结识了国民党员王潜庵、共青团介休小组长张宗试和组员薛光仪。根据党的方针,他联络张宗试、薛光仪加入国民党组织,成为介休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跨党党员。
7月4日,梁露帮助王潜庵组建国民党介休县党部,并任县党部工运部长,以合法身份在介休开展党的工作,发动工人农民运动。他多次到棉织厂发表演讲,发动工人团结起来,增强革命意识,投身革命运动。
由于王瑶卿母亲逼迫王瑶卿嫁给静乐县警察局长做姨太太,梁露又发动介休女子高小学生组织起来,同王母据理力争。经过公开的坚决的斗争,王母退还了对方的三百元大洋,退了亲事。借此东风,梁露以女高学生为主,成立介休县妇女协会,提出“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反对买卖包办婚姻”“反对打骂虐待妇女”等一系列口号。随后,工人协会、农民协会相继成立,并组织起来举行游行示威活动。他到县衙门请愿,要求为工人改善条件、增加工资,为农民减租减息。工农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梁露公开的身份是国民党介休县党部工运部长,介休国民党县党部领导权一直掌握在以共产党为骨干的左派力量手中,介休的工农群众运动都是由共产党员通过国民党县党部组织发动的,但许多人只知国民党而不知共产党,梁露决心在介休组建共产党组织。在征得上级同意后,梁露先介绍共青团员张宗试、薛光仪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介绍王潜庵入党,共发展10多名共产党员。
为深入开展农村的革命活动,梁露选择人多地少、手工业作坊较多的洪山村作为介休农村革命运动的始发地。洪山村陶瓷业、制香业久负盛名,经济较为繁荣,人们的思想也比较活跃。他在洪山点了两把火:一是罢免旧村长。村长是个大恶人,村民恨透了他,梁露到洪山后,首先向村长开刀,发动群众揭发旧村长,组织群众去衙门请愿,救农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二是建立工会。洪山手工业发达,工人约千人,梁露帮助他们建起工会,吸收会员700多人,从中挑选140人成立了工人维护队(纠察队),他们每人手持一根棍棒,俗称“格榄队”,与作坊主开展斗争,争取工人的合法权益。这两把火极大地激发了工人的革命热情,周围张良、曹麻等几个村的村民深受感染和鼓舞,纷纷成立了农会、工会组织。1928年初,洪山村成立了中共介休第一个党支部,梁露是我党在介休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最早倡导者、积极的组织者、坚定的推动者和忠实的捍卫者。
转战陕西搞革命 烈士浩气传千古
正当梁露在介休的工作风生水起之际,国内大环境发生剧变,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公开叛变革命。1928年3月,国民党山西党部借“清党”名义到介休抓捕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派兵包围了洪山村,抓捕了包括中共平遥介休特委负责人赵炳彝在内的10多人。
梁露在群众掩护下撤离介休,转战到陕西,几经周折,终于在陕西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受党组织委派到陕北的井岳秀部队开展地下工作。在部队里,梁露以士兵的身份深入军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挑选先进青年,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但不幸被叛徒出卖,深陷囹圄。
在军事法庭上,梁露毫不隐瞒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他慷慨陈词,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统一战线、蓄意制造内乱的假革命嘴脸,斥责反动军阀残暴镇压工农运动的罪行。当法官利诱他投降时,梁露严辞拒绝。1935年7月,梁露被秘密杀害于监狱中,年仅30岁。
梁露同志如同涅槃的凤凰,虽死犹生。作为一个播火者,他以自己的生命为火种,点燃古老定阳的熊熊烈火。
(根据《旗帜》和《绵山忠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