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部门提醒高考考生: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本报讯 (记者李文娟)我省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将于6月26日开始。近期,陆续有考生和家长反映,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电话、面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校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取高额服务费,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误导甚至诈骗等问题。针对此类现象,市教育部门根据教育部近日发布的预警,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虚假诈骗案例,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谎称有内部信息,夸大虚假宣传。某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等。事实上,每年高考工作中,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内部信息,夸大宣传是这类网站和人员一贯招揽客户的手段。
谎称有内部人士,假冒专家身份。某咨询机构打出广告,称“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事实上,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该机构一些所谓的“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还有一部分“志愿填报专家”只是按照总部培训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进行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更是对孩子前途的不负责任。
谎称能精准指导,实则实施诈骗。有的“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有的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有的要求考生填写许多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的链接,造成个人隐私外泄。
市教育部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合作,切勿轻信“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6月22日至28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还将举办“2021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各招生高校将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两种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免费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请考生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提供的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合理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