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先锋
开栏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坎坷,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壮丽前景。值此历史节点,本报推出“百年百先锋”栏目,集中展示建党百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各系统各领域在全国全省具有标志性意义、产生重大社会影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激情,为全市转型发展蹚新路凝聚强大力量。
侯士敏
侯士敏(1894~1927),字捷庵,号成功,平遥县营里村人。中共早期党员,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之一,革命烈士。
侯士敏从小刻苦勤奋,学业优良,思想进步。1921年,在汾阳县河汾中学读书时,创办学生会和青年进步组织“新文化书报互助团”,宣传五四思想,组织学生爱国运动。1922年夏,考入太原山西法政专门学校,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步由一个忧国忧民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决心改造旧世界的社会主义者。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夏,受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委托,回到河汾中学,介绍同乡李舜琴、任行健、冯廷尉加入团组织,创建了汾阳县第一个团支部——河汾中学青年团支部,侯士敏任支部书记。1924年,侯士敏由高君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太原支部的成员和领导山西革命运动的核心人物。1925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6 年11月,侯士敏回国入京,秘密会见了李大钊。根据李大钊的指示,南下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抵达广州,担任叶剑英为教导团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主力营营长兼党代表。国共合作破裂后,广州处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之下。侯士敏临危不惧,配合叶剑英在军队中坚持开展革命工作。12月,率部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在阻击军阀李福林部的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血洒羊城,时年33岁。
高君宇诗云:“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侯士敏亦如宝剑、火花,用短暂而闪亮的生命之光,照亮共产党人前行的道路。
王世益
王世益(1903~1978),字元文,又名时青,榆社县箕城镇潭村人。山西早期党员,工人运动领袖,1928年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王世益家境贫寒,16岁时独自到太原做工,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22年4月,经李毓堂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太原行业工会组织的一系列罢工斗争。1925年,经陈为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山西省工人联合会委员长,参与领导了太原市民抗房税斗争、太原市民沪案后援会声援上海五卅运动、晋商日报馆工人罢工斗争等。
1925年秋至1926年,王世益受党委派到北京从事工人运动,先后在长辛店、丰台地区铁路工会任职,发动铁路工会会员参加了“三·一八”反帝示威大游行。
1927年春,王世益赴武汉参加全国铁路工会大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冒着被捕被杀的危险先回北京又返山西,辗转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在阎锡山“清党”反共的白色恐怖下,王世益由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决定负责恢复太原地区工会组织。面对极端险恶的环境,他一边靠打零工、推水车卖水维持生活,一边联系到了300余名会员,宣布成立太原总工会。
为了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进行报复,1927年10月10日,王世益率100余名工人攻打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手持棍棒与荷枪实弹、手持大刀的军警展开搏斗。1928年元旦,潜入太原新华舞台,对阎锡山当局的军政要员、军阀头目、右派首领实施暗杀行动。
1928年2月,王世益在中共山西临时省委霍州会议上当选为省委书记。4月,不幸被捕入狱,被国民党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王世益坚持斗争,被监狱当局视为领导人,单独关押,身锁铁镣,施以毒刑。但他仍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度过了长达8年的牢狱生活,直至1936年10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参加山西省牺盟会的工作,继续革命斗争。
1978年4月15日,因病在西安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