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环境“老大难” 迎来城乡“洁净美”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介休市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准备充分、启动及时,有序推进、见行见效,精准对接需求,以环境治理为契机,践行“学史力行”,切实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体改革,提升农村垃圾治理能力。围绕源头、中转和终端三个关键环节,以标准化、机械化、精细化为依托,推动城乡环卫从市场化管理向专业一体化改革,作业模式由“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改革为“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置”,管理主体变三个为一个,真正实现了“一把扫帚扫到底”,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在干上扩面。依托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体系,按照每300人配备1名的标准,共配置乡村专业清扫保洁人员600余人,配备各类作业机具220余辆,专业化从事城乡环卫工作的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清运、应急保障等各项工作。目前已统一承接并直接服务154个重点村,服务范围涵盖城乡1036万平方米(其中城区549.6万平方米,乡村154个村共计486.4万平方米)、直接服务人口36.9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85%;公路移动保洁面积1263万平方米。在管上提质。在环境卫生管理、资金使用、队伍建设上推行“三直接、三统一”,即人员直接管理、工资直接发放、设备直接调度;统一保洁服务、统一作业标准、统一管理模式。集中统一管理、调度严明有序,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作业质量,激发了队伍最大效能,各村日常保洁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高,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善。
创新推广,建立街道垃圾分类体系。为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我市创新推广模式,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整体推进,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智能化布局。在公园、广场、学校周边布局了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10个,利用布局便利,有效覆盖城市活动的绝大多数人群,在潜移默化中灌输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理念,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在智能回收机中配置了贴合群众日常生活的兑换礼品和个性定制文具,放大群众宣传载体作用,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裂变效果,形成了“小手拉大手”“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浓厚氛围。试点化扩散。针对城乡居民生活习惯和垃圾成分特点,编制《垃圾分类投放指南》,搭配浅显易懂的分类顺口溜,让群众可以直观、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分类标准,有效拉低了垃圾分类的参与门槛。现已推开分类试点小区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40余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120余个,实现了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的源头分流,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渣土垃圾、其他垃圾的精准分类和专业处置以及可回收物的快速价值再利用。
多措并举,做好农灌退水污染防治。严格农田灌溉用水计量及收费管理。通过采用流速计计量、安装在线监控和电折水方式,在汾河、洪山、兴地和井灌区积极推广农田灌溉用水计量及收费管理,全面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2020年全市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100%。同时,积极鼓励发展滴灌、喷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持续推进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农民节水意识,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农田退水污染防治工程治理。根据省市水污染防治要求,于2020年投资80余万元在全市核查发现的3处农田灌溉退水口全部建设截水闸,通过采取工程治理方式,堵住农田灌溉退水口。同时,于2017年全面启动农村水污染防治治理工程,投资近1亿元在沿汾河、龙凤河主要村庄及河道排水口建设完成农村污水处理站23处、污水收集池15处,确保主要河道沿线村庄排水有效治理、达标排放,坚决杜绝因农田灌溉退水及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汾河。加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宣传。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农田灌溉退水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手段,结合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工作,通过介休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视台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开展节水教育和水污染防治宣传,切实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和水环境保护自觉性。严厉打击河道水污染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构建“河长+河长助理+巡河员+河警长”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等涉河违法行为。
变废为宝,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推动“一山”焕发新颜。加快绵山山体修复工程,年底前完成龙凤、绵山段一期工程,在沿山5个乡镇高标准实施荒山绿化项目,修复受损山体,重现生态绿装。强化“一泉”重点保护。加强洪山泉域生态修复泉域保护区内煤矿监管,严控新建项目和工矿企业“三废”排放。推动“两河”再现碧波。启动汾河流域二期治理工程,实施义棠段生态修复,推进汾河干流和龙凤河沿线生态景观廊带建设,持续改善水生态。推动“三带”增绿添彩。加快汾河干流生态景观廊带建设,实施绵张旅游公路沿线绿化彩化,启动天峻山旅游观光带建设,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廊带。
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生态治理工程起于朱家堡已建湿地,终于西堡村汾河桥下游100米处,长度22.2千米,占地总面积12044.8亩。该工程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和景观绿化工程两大部分,建设工期为2年,预计总投资4.8亿元,目前完成批复投资5000余万元。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介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级规划、市县主体,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精心做好前期准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面铺开工区工作,目前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的20%左右,预计今年可完成批复建设内容的70%。 (郭鸿鹏 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