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惟琛
张惟琛(1905~1933),字淮珍,祁县贾令镇东阳羽村人。中共早期党员,晋中第一个党小组主要创建人,革命烈士。
张惟琛出身富裕家庭,父亲希望他继承祖业,光耀门庭。但张惟琛思想活跃,对传统观念极富斗争精神。1921年,张惟琛考入太谷铭贤学校初中部。期间,他一边大量阅读书籍,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一边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思想逐步成熟。1924年夏,他同进步青年阎毓珍、袁贵显、阎定础等成立了“青年俱乐部”,宣传科学民主和爱国思想,反对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
1925年初,张惟琛趁寒假去北京访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返校后,介绍同学赵品三、郝金和入党。6月,创建晋中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太谷铭贤学校党小组,在晋中播下革命的种子。他在铭贤学校组织 “沪案后援会”,带领同学示威游行,下乡演讲,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声援五卅运动。成立“书报流通社”,主编《锐锋》周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太谷国民党右派势力猖獗,抢夺学生组织的领导权。张惟琛与赵品三、郝金和等领导同学进行了驱逐国民党右派头目高向杲的斗争。但张惟琛、赵品三的共产党员身份暴露,遭到阎锡山当局通缉,被迫转移南下。9月,二人辗转武汉、上海等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潜入国民党军独立15旅(新编第二师)从事兵运工作。他在军队中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1929年12月,协助程子华领导湖北“大冶兵暴”,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不久,张惟琛受党组织派遣,奔赴四川绵阳县组织农民游击队,后参加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
1933年,在一次战斗中,张惟琛英勇牺牲,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