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悟僧
任悟僧(1907-1994),字觉真,号静安,榆社县任家垴村人。榆社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中共榆社县第一任工委书记。
任悟僧自幼擅长诗文,少年时曾著《槐荫子诗集》。1922年,任悟僧考入榆社省立第八中学,先后投身本校驱逐朱学鉴和声援上海工人大罢工斗争,发动县城民众开展了惩处恶霸白友元、驱逐反动警察局长张桂山的斗争,曾作“投笔从戎走,马革裹尸还”的诗句,表明自己的决心。1929年,考入山西医学专门学校。1930年,任悟僧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山西省特委的领导下,创建了学校党小组,担任组长。同时,任悟僧还积极参加省城“一二·一八”学生运动,成立学生义勇军训练所,创办《铁血特刊》,任副总编,并发表《抗战声中青年应有的认识》等文章,揭露国民党镇压学生运动的罪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
1932年5月,任悟僧受省特委派遣返回榆社,在偏良、南村、和平村一带,以行医、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创建了流通读书社、英雄会(武术会)等进步团体。1935年12月,组建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任书记。不久,县临委改称中共榆社县工作委员会。1936年2月,任悟僧策划组织武装暴动,计划夺取县政权。因当局破坏,暴动计划流产。
1937年3月,任悟僧进入山西牺盟总会青年抗敌军政训练班学习。9月,任交城县抗日自卫队总队长,创立交城县第一个党支部,致力开展太原、文水牺盟会工作。解放战争初期,他创办纺织、军火、卷烟等生产事业,保证军需供给,发动大批民工支前参战,支援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任悟僧长期在太原从事政法工作,为维护省城政治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1994年,任悟僧因病在太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