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全市网络货运新业态蓄势发力
本报记者 郭 娟
长期以来,我市传统道路货运业经营户处于多、小、散、弱的状态,运输企业营收难以入统且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困扰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成为构建现代交通流通体系的短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物流面临着更大挑战与困难,如何破解降本增效难题、如何提升服务水平,如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这些都是行业发展急需破解的难题。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我市抢抓布局先机,大力发展网络货运新业态,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通过互联网优化物流运输资源、整合运力,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升物流行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以流通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今年以来,我市将交通运输服务业作为行业发展的“压舱石”,高点站位,全面布局,培育试点,全力推进网络货运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共许可网络货运平台企业7家、注册车辆94.58万辆。全市交通运输业(含仓储和邮政业)1至6月营收102.5亿元,同比增长173%。
“借助于成丰货运平台优势,建立起司机与货主的沟通渠道,车货精准匹配大大提高。平台上订单很多,只要肯跑,运输量就有保证。而且,通过平台进行运费结算,再也没有出现过运费被拖欠的现象,省时省心。货运司机再也不用为找不到货源、车辆空驶而发愁了。”搭乘网络货运平台发展的东风,个体货车司机刘杰干劲十足。
刘杰口中的成丰货运是山西金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一家专门从事大宗商品网络货运的企业。2016年,山西金泉能源集团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各省市大力发展网络货运的各类优惠政策契机,成立了成丰网络货运企业,成为国家首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截至目前,平台拥有货运车辆29.1万辆,注册司机28.5万人。1至7月份,累计完成运单732万单,完成运输量0.95亿吨,实现线上运费交易流水80多亿元,缴纳税金7.1亿元,为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针对大宗商品运输过程中各个角色的实际运行场景和痛点,组建了研发团队,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开发了成丰货运线上管理运营平台。”成丰网络货运董事长温秋贵介绍,经过不断研发创新,目前这一平台更加贴近真实业务场景,深受货主企业、运输企业和司机朋友的信赖和好评。“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向运行监测平台及时准确上传驾驶员、车辆、运单、资金流水以及驾驶员位置信息单、运输信息和发票信息、申报数据等涉税信息,确保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合同流、轨迹流五流对应一致。还要做好注册司机安全教育和维稳工作,及时兑现运费,拓展后市场,为广大司机提供更优质服务。”
为了抓好落地网络货运平台的跟踪服务,市交通局对已运营的网络货运平台企业采用点对点、保姆式服务方式,及时解决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包保服务”,确保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快入统、快见效。网络货运新业态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带来了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9月前,我市还将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与成员单位合力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网络货运平台企业11个县(区、市)全覆盖、全入统。积极发挥入企服务专班效能,以宣传财政奖补政策为切入点,以网络数字化促进货运企业增收为着力点,以鼓励规下企业货运车辆上线运营为落脚点,引领交通运输行业加速发展。
加快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公转铁”改革上,我市进一步加快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公路、铁路货运结构比例,积极推进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加大铁路运输总量,煤炭、焦炭、水泥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提高铁路货运能力和效益;在邮政物流业发展上,加快客、货、邮融合发展,推进县、乡、村三级邮政物流体系建设,实现邮政物流配送双向畅通。同时,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村客运、农村电商与邮政快递“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形成规模效应,加快推动全市交通运输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