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城镇小杜余沟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带头作用
让党旗飘扬在群众心中
本报讯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榆社县箕城镇小杜余沟村发挥党支部带头作用,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支部堡垒,逐步成为设备基础完备、产业多元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走进小杜余沟村,一排排民房整齐排列。清晨空气中弥漫的花香扑鼻而来,村民郝振华正在清扫街道。问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郝振华打开了话匣子:“90年代后期,村集体经济逐步衰弱,村办企业陆续停产倒闭,后来,村‘两委’班子带领俺们发展中药材和辣椒等产业,让俺们重新又富起来了。”
小杜余沟村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太长高速穿村而过,交通非常便利。全村309户8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422人,党员31人,村“两委”班子7人。近年来,小杜余沟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不等不靠,群策群力,抢机遇谋发展,借助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东风,在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上下功夫放实招,小杜余沟村重新焕发出往日生机,短短3年内,集体经济实现了从3万元到35万元的突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小杜余沟村党支部围绕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结合“三个聚焦”“五个一批”,通过“三注重”即注重系统谋划推进、注重营造氛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责任到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引向深入。
在乡村振兴上,小杜余沟村党支部通过积极引进项目资金,促进产业基础及人居环境同步提升。在传统种养产业的基础上,小杜余沟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创新模式,坚持种养结合、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依托有利资源,扩大产业覆盖面。吸引天生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租种村内土地537亩,用于种植药材,每亩每年700元,村民直接受益37万余元。近年来,通过出租场地给天生公司、双兴驾校等企业,建设中药材产业园、千亩辣椒种植园区,同时每年带动周边700余名群众务工,增收150余万元。目前,村里先后发展中药材550亩,酿造高粱200亩,谷子350亩,核桃干果经济林300亩,建设养殖园区4个,又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养猪专业合作社5个,年出栏生猪2万余头。
小杜余沟村还先后投资350万元,铺设下水管道1100米,建设排水渠300米,绿化3000平方米,铺水泥砖5000平方米,修缮日间照料中心及红白理事会楼房6000余平方米,新建4个小型文化广场,3处村内公园,凉亭1座,长廊2处,新增垃圾箱17个,垃圾日产日清。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小杜余沟村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打造出美丽宜居的“靓家园”。
(郝凤莲 石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