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2021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百先锋——王纪录

王纪录(1915-1948),原名王纪禄,河北省定县后伞村人。革命烈士。

王纪录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1岁离开父母来到榆次,在晋华纱厂当挡车工。1937年,王纪录成为牺盟会晋华纱厂支会负责人之一以及厂总工会的领导成员,积极组织纱厂工人武装自卫队进行军事训练。同年10月底,王纪录随同晋华工人自卫队奔赴榆次东山参加抗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后,王纪录被派往延安培训学习一年,后回到八路军总部机关任特派员。

1942年,王纪录到太行二分区总情报处工作,主要任务是进入日军占领区,负责收集榆次境内南同蒲、正太铁路沿线的情报,掌握日军军用物资运输情况。他化名李云亭,在南同蒲铁路以西地区的太谷、榆次、太原之间的日军占领区内活动,给敌人以很大震慑。1943年夏,王纪录和陈春保伺机铲除了汉奸恶霸黄映玺,使潇河以北一带村庄的抗日工作出现了新局面,“李云亭”之名也同时传遍四方。1945年1月,王纪录到和顺县堡下村(现属榆社县)八路军太行二分区司令部汇报工作。在一次日军突袭二分区驻地中,王纪录及其爱人魏景秀不幸被俘,后押往榆次,关押在日军特务队,虽受尽酷刑折磨,但夫妻二人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后经党组织营救,王纪录夫妻出狱。4月,王纪录调任榆次县武工队队长,沿南同蒲铁路线打游击。

抗战胜利后,王纪录调任寿阳县独立营营长。1946年初,独立营在寿阳的一次战斗中,以无一人伤亡的纪录消灭全部阎军,受到党中央通报表扬。王纪录荣立一等功。后王纪录调任榆次(路东)县独立营副营长,参加了晋中战役。1948年9月,王纪录任榆次县独立团、晋中军区44团副团长,参加了太原战役。10月13日,王纪录在晋源县高中村(现太原市小店区高中村)战斗中牺牲,时年33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河北省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为王纪录竖碑纪念。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