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2021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枪声背后的保密故事(下)

在南昌起义后,叶剑英利用自己在张发奎面前的影响力,再一次保存了革命武装力量。南昌起义爆发后,起义军按照原定计划分批撤出南昌,向广东南下。蒋介石和汪精卫同时电令张发奎、朱培德调集各路兵马“进剿”起义军,张发奎亲自追杀到马回岭,被聂荣臻、周士第打了个措手不及,被逼撤回。

恼羞成怒的张发奎立即召集第四军军长黄琪翔、第十一军军长朱晖日和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等人召开会议,商讨继续追杀起义军。这时,叶剑英却“赤胆忠心”地为他点明了另一种思路。叶剑英知道,张发奎与广东军阀李济深矛盾很深。张发奎一直将广东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一心想找机会回到广东壮大发展,视盘踞在广东的李济深为“眼中钉”。因此,叶剑英为张发奎献上了一条“驱虎吞狼”之计。

他说:“我们现在追着‘反贼’打,自己也难免损伤惨重。反正他们的目标是南下广东,我们不如佯装追赶,而不真正与他们的主力交火。等到他们进入广东,李济深必要驱兵来战,我们坐等李济深与他们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打着‘讨逆’旗号,发兵广州,把两股力量一起收拾了,到那时名正言顺地驻军广州,岂非一举两得。”

此计一出,张发奎高声称妙。果然,之后对起义军的追讨只是虚张声势,雷声大雨点小。而起义军在没有追兵的情况下,放心大胆地把主力集中,顺利打开了南下的道路,以最小的代价保留了最大的战斗力。之后,这支军队几经血战,终于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为中国革命军队保留了珍贵的火种。

叶剑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南昌起义后为我军保存的军事实力,还不止这一支部队。原计划参加南昌起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2000余名学员,因途中受阻,8月4日才乘船到达南昌。船一到达九江,就被张发奎缴械扣留,叶剑英大吃一惊,以为张发奎发现了这2000余人原计划参加起义的秘密,赶紧赶往张发奎身边,决心不管怎样,也要设法保住这2000余名受过正规军事训练、心向革命的热血青年。

好在张发奎只是想把这支队伍收归己用,还没有怀疑他们的身份。叶剑英灵机一动,主动请缨:“您要是信得过我,这支队伍,我帮您先带起来,免得落到和您不对付的人手里。”张发奎对叶剑英信任有加,当即同意,将这2000余人整编为第四军军官教导团,由叶剑英任团长。就这样,叶剑英“虎口拔牙”,硬是把这2000余人给保了下来,收入囊中。

时局瞬息变化,南昌起义后,张发奎果然打着“讨逆”的旗号,进军广东。而在这样的动荡局势下,叶剑英带着他拼死保下的教导团千里跋涉,进驻广州。这支队伍后来成为广州起义的主力。

在南昌起义的过程中,叶剑英虽从未出现在战场一线,但他的身影却无处不在。日后,戎马倥偬、出生入死的叶剑英元帅,扮演的是潜伏在敌人核心地带的秘密工作者的角色。这个角色,他完成得同样精彩,在保密战线上,向敌人的心脏刺出了看不见的尖刀。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