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早春防面瘫
本报讯 (记者周俊芳)每年冬春两季是面瘫高发时段,特别是早春二三月,气温起伏波动较大,冷空气对人体特别是面部的持续性刺激,很容易诱发口眼歪斜等症状。
在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记者看到诊疗室排队治疗的数十个病人中,近一半人是面瘫患者,上有年过九旬的老人,下有十来岁的学龄儿童。“早春时节,气候寒温失常,常常是引发面瘫的高发期。病人因面部寒冷、风寒刺激引起局部神经血管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而致病。因过度劳累、病毒感冒等因素使面神经肿胀受压损害,也可引起面瘫。”针灸科主任刘高毅介绍道。在大多数人看来,面瘫一般是老年人居多,但也有五六岁的小孩患病,不少青壮年也会中招。患者一般口歪眼斜,嘴唇眼睑闭合不全,面容和形象受到损害,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目前,治疗面瘫最好的方法之一便是针灸理疗。面瘫患者不必太过紧张,尽早介入治疗为上。消炎消肿抗病毒,针灸、推拿、药敷、艾灸等系列手段综合施治,一般都可达到治愈效果。患者发病期间应避免直接吹风,不用冷水洗脸,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同时,要消除紧张和惊恐情绪,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古诗有云,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春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人的抵抗力也较弱,如何预防面瘫发生,刘高毅给出建议:一是体质较弱者外出时要注意保暖,骑摩托车、自行车时要戴好口罩、帽子、防护面部;开车或坐车时不要打开车窗让风长时间直吹面部。二是在疲劳时或沐浴后不要再受风。三是老年人晨练要等太阳出来后,不要过早在寒风中锻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注重平时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趁着春光正好,多参加户外活动,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