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四强化四推动”赋能网格 全面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本报讯 “我是网格员,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就应该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网格内的事,有时在旁人看来就只是一件小事,但对村民来说也许就是要迫切处理的、棘手的难事,为村民处理好每一件琐碎的小事、急事、难事,是我们网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祁县东观镇东观村网格员赵翠英说。赵翠英是一名党龄19年的老党员,担任网格员以来,面对繁琐的工作,她始终秉承着“心系网格,服务群众”的宗旨,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任务,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祁县围绕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平安祁县目标,立足实际,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持续健全基层党建网格化,着力构建以网格为基础、服务群众为目标的基层治理网格化工作体系,不断推动精细化社会治理,用基层治理“小网格”托起基层服务“大民生”。
强化运行体系,推动服务精细化。坚持以绣花功夫“织网定格”,根据人口、地域等特征划分普通网格415个,按照城区10户、乡村30户包联的要求,因地制宜划细划小微网格4497个,专属网格189个,特别是把林田路井、河流沟壑等领域风险隐患点纳入网格管理事项,逐步实现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把村(社区)内的党建、政法、综治、信访、民政、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能”。面对2022年10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415名网格员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始终坚守一线,为全力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坚强防线增添了坚实力量。通过各乡镇(城区)“五包一”“三包一”机制,形成以各村(社区)卫生机构、村“两委”、社区民警、党员、村组干部、网格员为主体的防控组织体系,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有效实现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的疫情防控目标,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
强化党建引领,推动服务规范化。基层党员热忱为群众服务,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指引。祁县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活动的“一号工程”,统筹指导各综治中心持续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度融合,延伸党群服务触角,贯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结合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全县415个网格根据实际共成立120个党支部和295个党小组,其中农村成立党支部86个,党小组238个,社区成立党支部34个,党小组57个,4497个微网格共成立117个党小组,全县3528名党员加入微网格,组建“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微网格员)”的网格队伍,网格党组织负责人均由村(社区)“两委”或其他村(社区)干部担任,实现网格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确保“战时”上得去,“平时”善治理。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时”,网格员和网格内党员发挥“前哨”作用参与核酸检测,立足“平时”,网格员们日常走访入户进行排查隐患、政策宣传等,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刻在心中、干在实处、落到每家每户。
强化队伍建设,推动服务专业化。按照实战化运行定位,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城区专职网格员均由面向社会招聘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担任,农村兼职网格员均由村干部、党员兼任,并将“网格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草拟出台网格员晋升办法,提升网格员职业认同感,逐步打通网格员晋升渠道,起草《微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调动微网格员工作积极性。为全县网格员办理每年200元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统一配备应急工作包,为网格员提供风险保障。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全县网格员开展消防安全、防汛减灾、矛盾调解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2022年以来县级累计开展网格员培训2批次500余人,乡级开展培训16次,确保网格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能“敲得开群众的门、帮得上群众的忙、走得进群众的心”。
强化工作机制,推动服务高效化。简单事件由网格员现场自行处置,复杂疑难的大问题、跨区域跨部门的大事件,可能引发重大安全问题的苗头性倾向,网格员排查发现后及时上报,由综治中心上报上级并协调有关单位处置,形成有效的闭环工作机制。创新性发挥网格员“探头”作用,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相结合,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式处置转变为主动式发现,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协调解决在一线、工作推动在一线。2022年以来,全县网格员共排查上报有效信息20880条,涉及电力、交通、水利、环保、治安、城乡清洁卫生、自然灾害等多个领域,其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063件、风险隐患排查13897件、治安隐患排查1890件、利益群体信访诉求60件、疫情防控2929件、其他事件41件,案件处置率达到99.67%。(杨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