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本报讯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近年来,宋古乡积极探索“党建+”多元发展模式,坚持以“谋”为先、以“实”为本、以“干”为要,下功夫、出实招、谋发展,推动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以“谋”为先,绘好全局“作战图”。宋古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拉紧“书记抓、抓书记”责任链条,压紧压实乡村两级书记抓村级集体经济责任,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依托各村优势,因地制宜,拓宽发展领域,形成“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立足服务城市需求,发展新型农业,充分发挥“以工补农”优势,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以“实”为本,制定发展“锦囊袋”。聚焦农业产业,因村制宜探索挖掘资源优势型、统筹用好资金型、盘活存量资产型等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方法路径。今年,坚持做精、做大特色产业,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特色”,实施东段屯村500亩大葱培育、洪善村800亩高效托管种植、上站村蔬菜大棚项目,开工建设洪善村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加快推动南桥头长山药加工厂、史公路(赵家堡)便民市场和上站村集贸市场开工建设,把农产品的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以“干”为要,打好提质“主动仗”。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和项目牵引作用,科学制定宋古乡集体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一体化、多层次、全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经营方式,重点培育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兴经济业态,激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等三产服务业市场活力,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新领域,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秦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