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彩椒熟了 村民乐了

尽管冬天的严寒让人瑟瑟发抖,但在太谷区任村乡东贾村的大棚里,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连日来,村民们穿梭于大棚之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彩椒摘下,进行分拣、装袋。青、红、黄三色彩椒缀满枝头,一颗颗果肉饱满、色泽靓丽,深受市场青睐。

菜贩段瑞斌一直在东贾村收购彩椒,主要出口走边贸。他表示,东贾村的彩椒质量和品种都挺不错,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近年来,东贾村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依托传统优势、特色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大棚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2019年以前,东贾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大多依靠种植核桃赚取微薄的收入。为带领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刚刚上任的东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卫兵带着五个人到山东考察学习,最终选定行情好、需求大的彩椒进行推广种植。

为了给村民吃下“定心丸”,成卫兵、赵永刚等一批村干部带头做示范,建立种植示范区,积极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走上了联农带农共同发展的路子。第一年发展彩椒300多亩,一个棚投资十六七万,当年就收回了成本。看到可观的收入,第二年东贾村又增加了300多亩。

现在东贾村大棚和拱棚的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大棚的人均收入达到四五万元。只要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在棚里干活儿。

“经过几年的种植,我们的彩椒目前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源和市场,大部分都是出口俄罗斯等地。而且在本地也不愁卖,种彩椒效益也挺好的。”村民张桂芳说。

从靠天吃饭到规范化、产业化搞“大棚经济”,彩椒已经成为东贾村骄傲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此,东贾村成立了自然动力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定期邀请专家普及彩椒病虫害防治知识,让村民熟练掌握种植技术。同时,通过市场分析,利用倒茬种植模式,巧打时间差,制定错峰上市策略,充分发挥最大效益,真正让村民走上幸福甜蜜的多彩致富路。

(薛志佳 范晓嘉)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