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榆社县

持续加强监测帮扶 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本报讯 今年以来,榆社县坚持以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核心,全面落实好各项衔接政策,扎实有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有力有效、脱贫群众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衔接高效顺畅、全社会帮扶合力广泛凝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持续加强监测帮扶“防风险”。榆社县坚持加强监测预警,针对“三类户”,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动态管理和定期核查,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农户,做到应纳尽纳。精准制定帮扶计划,312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592户未解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全县1434户监测对象,针对性落实产业、就业、兜底、教育、健康等帮扶措施7210个,户均5个。同时,对返贫致贫风险已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按照程序及时风险消除。

坚持抓实两业“稳增收”。榆社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强化龙头示范带动,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力促农民稳定增收。批复实施产业类项目258个、3.12亿元,涉及7个乡镇、8个示范村、57个奖补村的庭院经济项目全部完工,加快实施设施蔬菜、肉牛养殖、生态甲鱼“三个倍增计划”,带动1.5万余户脱贫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同时,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兑现种粮补贴100.13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07.99万元。坚持县内县外同向发力,加强就业帮扶,积极打造“榆社古建”省级劳务品牌,建设县级零工市场,放大帮扶车间效应,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推送就业岗位、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等方式,共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务工交通等各类补贴资金796.73万元,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达2万人,实现就业规模稳定。

用活用好利好政策“强支撑”。榆社县通过强化小额信贷支持,投放贷款8487.47万元,支持1718户农户发展产业;同时用好光伏收益分红,全县7座光伏扶贫电站共收益860.51万元,已分配到村657.44万元,惠及脱贫人口5560人。此外,用足生态补偿政策,新一轮退耕还林兑现资金1537.6万元,带动脱贫户7266户,聘用森林管护员401名。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投保“住院津贴和意外伤害保险”“返贫责任保险”和“玉米价格保险”,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覆盖”。壮大村集体经济,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投资705万元为10个集体经济示范村注入资金活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深化后续扶持“促转变”。榆社县坚持抓实后续产业,投入1.08亿元实施深度贫困村后续产业扶持项目,今年68个整村搬迁村搬迁人口保底分红收益749万元 ,预计人均增收1500元;安排帮扶资金574万元,实施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拉动产业增收。积极推动务工就业,就地就近、外出务工双向发力、多措并举,全县26个帮扶车间安置就业101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13人,易地搬迁户就业共计3632人,实现有就业意愿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目标。促进社区融入,积极推进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县城3个安置点,完善“五位一体”治理组织体系,创新“1246”管理模式,创建惠民家园、文景园等2个“五好社区”,形成社区党建与社区管理齐抓共管、共建共享治理格局。

统筹乡村治理建设“促振兴”。榆社县聚焦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打造了“村企联建型”“强村带动型”“产业牵引型”等一批党组织联牵优势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扎实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得到提升。建立1424个“微网格”党小组,构建“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新格局,在有效衔接、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今年完成户厕改造8000座,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拆除废弃建筑、残垣断壁153处,整治农村户外广告1690处,“三线”维护6668米,乡村绿化399亩,清理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4765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全力创建典型样板。持续打造东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力推进河峪村市级示范村和圪塔滩村、和平村等5个县级示范村建设项目,总结经验、示范推广,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任媛 程煜媛)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