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奋进担当 教育提质托举希望
——左权县倾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崔丽娟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途中,左权县开拓奋进,砥砺前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同时,还实施了布局优化、提质增效、强师惠师、改革扩优四大工程,着力提升教育发展能力,倾力描绘“左权教育”新质态,逐步实现“好学校”遍布家门口,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目标。
新建左权中学,开启高中教育全面提升新篇章
新建左权中学是左权县下大力、投巨资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左权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2023年10月8日,左权中学新校区交付仪式举行,标志着新校区已具备使用条件,将开启左权高中教育全面发展提升的新阶段。
左权中学新校区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概算总投资3.83亿元。项目按照现代化高中办学标准,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目前,教学楼、综合办公楼、餐饮中心、学生宿舍楼、实验艺术楼等8个建筑均已完工,投资5500万元采购的设施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随时可以入住和使用。
新建的左权中学高标准建设了教学区、生活区、行政区、运动区四个功能区和教学楼、宿舍楼等11个单体建筑。每间教室都配备了智慧黑板、无感扩声、护眼灯、录课班班通、图书自主借阅机等先进教学设备,建设了现代化的校园电视台,为教育教学和适应新高考改革提供了一流的硬件设施;投资建设了室内游泳馆、篮球场、风雨操场,并购置了大量健身器材,建设了现代化的心理咨询中心,为师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打造了专业化的音体美教室、功能齐全的录播教室、人工智能理化生实验室,优化了面向未来、适应新高考改革的教学手段;安装了校园智能监控,利用超前的摄像机、云台远程控制等科技手段,实现了对学校的全方位、超高清、立体化监管,为师生的生命健康和校园财产提供了智能化保障;建设了智慧食堂,开辟了一卡通,搭建了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参观了左权中学新校区,看到各类崭新的教学设备,各项设施得到改善,教学环境也得到提升,更提振了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在新学校、新环境,我们必定以崭新的面貌扎实工作,为左权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左权中学教师王亭高兴地说。
左权中学学生王茹君说:“新校区环境优美舒适,让我心情愉悦。我将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和母校对我的培育。”
“左权中学新校区的建成,为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左权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程根棠表示,今后将秉持“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实施协同推进“双培优”实战培训项目、班主任梯队建设项目、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导师制学生培养项目、“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项目、“顶层设计、分项跟踪、即时评价、精准施策”教学管理项目、推进创新育人方式改革项目、六大责任区网格化管理等八大项目,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实践,为拔尖创新人才、个性特长学生的培养创设更加广阔的时空,全方位保障高中教育及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优化中小学校布局,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孩子能否有学上、上好学,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事情,新增的学校和学位让群众拍手称赞。
“我们学校今年一年级招生99人,现设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200余人,学生多半来自附近的亲水湾小区、滨峰苑小区、永清社区、裕康小区。牧童小学的新建为附近老百姓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服务。学校以‘健康、快乐、睿智、诚勇’为办学理念,推行‘小班额、精品化、个别化’的办学模式,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牧童小学校长江水河介绍说。
牧童小学的建立,是左权县优化中小学校布局,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的具体体现,解决了城东片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左权县优化资源配置,撤并农村学校,按照省委“两集中”的要求,合理规划了全县学校布局蓝图,即高中“1+1”(新建左中1所,新建职中1所)、初中“3+3”(县城3所:旧左中改为初中、新建宏远初中、思源学校改为单办初中;乡镇3所:麻田中学、拐儿中学、羊角中学)、小学“6+12”(县城6所:示范小学、南街小学、祝融小学、牧童小学、宏远学校改为单办小学、旧职中改为单办小学;乡镇12所:寒王小学、石匣小学、龙泉小学、桐峪小学、麻田小学、泽城小学、粟城小学、芹泉小学、羊角小学、下庄小学、拐儿小学、熟峪小学)。新的学校布局规划实现后,有效解决了城内大班额、大校额等突出问题,更好地缓解了城内示范小学、宏远学校的学位压力,满足了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
强化师资力量,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利用
硬件提升了,软件也不能落后。只有与校舍扩容相匹配的师资力量跟上,优质均衡与扩优提质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完美体现。
近年来,左权县以宏阔的视野、长远的眼光规划左权教育的发展蓝图,成功引进北京新学道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合作办学模式的“鲶鱼效应”,激活了全县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池春水”。2023年高考,左权中学创下四项历史新高,获得家长认可与社会好评;思源学校中考多项学科积分位居全县第一梯队,已成为西部新城的一颗耀眼明珠。
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左权县通过校园招聘、人才引进、员额制招聘、乡下选调等方式,陆续为左权中学补充本科及研究生85人,新学道教育集团也派驻了15名专家教师。这为高中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推进教学改革、推动左权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此外,左权县还依托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对现有教师进行统筹调配,实现了校校教师在年龄、学历、学科、带头等方面的结构性优化;精细化推进“局长创优项目”,采用“赛、帮、研、训”四项举措,引领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充分利用五大培训平台,通过“向外求经” “示范引领” “师徒结对”三项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教师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深入推进“同质化课堂”,持续进行精品课建设,加强对高效课堂方向和方式的引领,优化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路径。
“自从与新学道合作办学以来,全体教师在全新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办学理念和家园式的教育氛围的引领下,凝心聚力,努力把思源学校打造成山里娃享受城市教育的‘幸福基地’、清漳河畔智慧教育的‘示范基地’以及全市一流、引领全省的现代化教育示范校。”思源学校校长说。
“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很重,但我们充满信心,因为一条清晰的兴国教育发展之路已经铺就。”县教育局局长王锁明表示,今后一是要继续发挥合作办学“鲶鱼效应”,将左权中学、思源学校两校合作办学这一有效模式和成功经验向全县推广,依托新学道先进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推动办学质量再有一个新的攀升;二是继续深化督导考核机制改革。革除“五维”顽疾,降低教学成绩占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科学评价各学校的育人情况,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三是继续实施“121”比学赶超考评机制。借助全市推行的“121”比学赶超的东风,以“六赛”为抓手,在教育系统形成“你追我赶、你赶我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提质托举希望。下一步,左权县将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不负重托、扎实工作,以新姿态、新举措,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紧跟新时代步伐,走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逐步实现教育强县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