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4 月 17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介休市绵山镇坂地村 ——

盘活闲置资源 催生“美丽经济”新活力

坂地村喜洋洋农庄一号院。 雷浩 摄

今年以来,介休市绵山镇坂地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成功将闲置资源盘活,促进了三产融合,不仅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更催生了“美丽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坂地村喜洋洋农庄一号院,第一感受便是那闲适、宁静。虽然院子不大,却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农耕文化。这是坂地村巧妙利用废旧窑洞资源,通过修复和复建打造而成的。不仅如此,村里还成功打造了3处民宿和“农家乐”,1处水景垂钓园以及7座农耕博物馆、党史馆和文创场所。游客们在这里既能品茶聊天,也能欣赏白鸭戏水、享受垂钓之乐。沿途的农房白墙上,生动的墙绘更是增添了乡村的韵味。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4月到9月属于旺季。在旺季,喜洋洋农庄一号院的游客数量能达到1.5万至2万人,综合收入加上采摘、研学等活动,每年能达到100万左右。同时,农庄还收购村民的农副产品,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随着游客的增多,坂地村的农产品也逐渐打开了市场,如坂地八珍、香油、老醋、酸枣等优质农产品都受到了广泛欢迎。

武海峰是当地一家农业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坂地村名副其实的“新农人”。他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武海峰现在每天都会守在直播间,根据农产品上市季节,介绍、推介坂地村的农特产品,通过传统销售与电商销售相结合,持续活跃坂地村农特产品销售市场,促进应季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得远。

“我们坚持‘基地+农户+公司+产地加工+研发与销售’的模式,通过技术嫁接,扩大酸枣等作物的种植规模,去年仅酸枣仁系列产品就拉动了近300万元的产值,将物产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我们的产品能够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打响坂地品牌。”武海峰说道。

坂地村的蝶变,得益于该村以“能人带头、村企联建”为抓手,撬动工商资本“上山下乡”,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坂地村立足村情,明确了“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目标,由金泉集团出资成立农业公司,先把村民的耕地、林地、本村及周边村的“四荒地”集中流转和承包下来;再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农田标准化改造、煤矸石治理等项目,把零零碎碎的“小块”土地,整合成平平整整的“大块”园区,并利用畜禽粪便改良土壤,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目前,坂地村农业规模经营和果树、中药材等连片种植面积达到300余亩;还成功打造了杂粮、药茶、饮品三大系列40余种特色农产品和坂地乡村振兴产业互联共享数字平台,今年一季度线上线下模式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元,实现了村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双增收”。

坂地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永盼表示,下一步,坂地村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乡村发展的更优路径,谋划“产业先行,多村融合,农文旅一体推进”的建设目标,努力凝聚乡村建设的更强合力,全力打造村美业兴人欢畅的振兴样板。

(武文慜)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