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文化赋能 绿色产业崛起
本报讯 5月,左权喜报频传:抖音吃喝玩乐榜,晋中市发布了2024年热门景点好评榜,其中,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以其独特的魅力荣登晋中市景点排行榜首位,排名第二的是桐峪1941博物馆;左权书签文创套盒和“将军虎”入选第二十届中国(深证)文博会礼物;左权鱻淼酒庄”冰威代尔冰酒”在发现中国·2024中国发展峰会上荣获年度金奖;左权县民歌、小花戏在2024年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中喜夺桂冠……老区左权以崭新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传承与创新的壮丽篇章。
左权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绝佳观赏地,更是文化、艺术和历史交汇的圣地。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等150多个党政军学商机关单位在辽县驻扎五年之久,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一大批抗日精英汇集于此,领导和指挥华北抗日军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抗战胜利,书写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壮丽篇章,铸就了传之久远、光照千秋的太行精神,更为左权县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左权县持续在文旅融合上发力,先后建成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老井、桐峪3大片区,打造1941小镇、博物馆、桐峪古街,整体提升麻田八路军总部片区业态布局,升级改造十字岭左权将军殉难处。同时,瞄准“低空经济”新赛道,引进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拓展“低空+”新业态,带动消费升级,走出了一条以文旅融合和产业振兴为双引擎的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随着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前来写生的游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据统计,今年的写生人次已破去年同期纪录。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桐峪、老井三大写生驿站,自2022年9月28日正式运营后,已与95所高等院校签订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包括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艺术名校,还与120多个国家的艺术组织、艺术家建立合作关系、保持常态联系。2023年,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荣获世界文旅品牌大会“2023乡村振兴示范案例”等奖项。
此外,随着桐峪1941博物馆互动体验馆、麻田八路军总部、十字岭突围战历史文化园、太行山水艺术馆、西安村彩塑雕塑馆、泽城水彩画馆、天门村砖雕馆、陈硕石纪念馆等展馆景点的开放,游客络绎不绝。“五一”假期,游客超过11万人次。
近年来,左权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太行山区域资源禀赋特征,向山、向水、向田、向大美自然同向发力要产业,不仅为左权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向“山”要产业,围绕连翘、黑山羊发力。抓保护性采收,抓人工抚育,抓产品加工,入驻全国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建立连翘产地仓,全流程做大连翘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链条做强黑山羊产业。
向“水”要产业,主攻水产养殖和抽水蓄能。积极发展高山冷水蟹和工业化水产养殖项目,加快推动左权芹泉箕山140万千瓦抽蓄电站项目和清漳河干流上的10座小型水电站改造项目。
向“田”要产业,着力提升核桃和杂粮。对核桃开展抢救性托管,全面启动品种选育改良,着力延伸产业链条,重振核桃产业。农企对接做优杂粮产业。
向“大美自然”要产业,拓展写生新业态。倾力打造泽城、桐峪、老井三大片区为支点的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实现山水—写生—消费相融合的全链条发展。
去年,由中央广电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倾力打造的大型季播类节目《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全程在左权录制,左权民歌实现了从区域品牌到国家级品牌的完美蜕变,成为培育可持续文旅品牌的有益探索。同时,左权县还携手山西省内13所设有音乐专业的本科院校,共同建设左权民间文艺采风实践基地,吸引师生们前来实地体验和学习,共同打造生动的“太行民歌思政实践课堂”,让艺术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这些成就不仅让乡村振兴“一路生花”,更绘制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皇甫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