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技术高峰的铸造达人
—— 记“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灵石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杨星
![]() |
本报记者 王 菲
在山西灵石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有限公司,提起杨星,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在他们眼里,这个“95”后小伙子不仅是技术能手,更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参加工作以来,杨星主动担当,扎根一线磨练自己,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一线操作工成长为铸造工匠,以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新时代技术青年的风采和担当。
2015年6月,杨星来到山西灵石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有限公司担任配砂工。“我没有上过本科,生产现场就是我的大学课堂,老师傅就是我的教授,实实在在的内容,眼睛看得见、手也摸得上,总会让我记忆犹新、快速掌握。”杨星深知自己起点的不足,把每次工作现场都当作学习的机会,白天跟着师傅,手持笔记本随时记录,晚上回家梳理总结知识点,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思考、思考中提升。
在型砂生产环节,杨星通过对设备参数的精细调节以及对膨润土、煤粉等辅料参数的科学优化,有效调整了型砂性能,确保了造型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型砂处理工作的改良提升,在解决型砂杂质过多的问题上,提出了对八角筛筛网进行改进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大大提高了型砂纯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鉴于杨星的优异表现,不到一年,他就被调至技术部工作,新的角色并没有让他止步不前,反而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他迅速掌握了识别比对图纸、三维操作、工艺设计及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等专业技能,从原材料的调试验证,到新产品的调试出炉,再到办公室资料文件的修订完善以及现场工艺的改进升级,他都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完美结合,精准解决铸造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在技术工艺研发领域,杨星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与执着精神。2018年,他深度参与了“金属锑Sb在灰铁制动鼓生产中的研究应用”项目,系统地收集并整理实验数据,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他又全力投入“蠕铁制动鼓铸造工艺”的研发,熟练掌握了撒布浪斯蠕铁智能控制系统的操作,并对现场蠕化工艺的操作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和严格的监督,再次通过汇总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改善建议,有力地提升了整体生产工艺水平。
随着公司技术中心于2021年荣获省级技术中心认定,杨星凭借突出的业绩、务实的作风担当重任,成为技术部副部长兼技术中心主任。同年,他主导参与了“灰铁制动鼓石墨钝化工艺研发项目”和“再生覆膜砂生产工艺研发”项目,从项目立项、试验直至项目圆满收官,他始终坚守在第一线,积极推动项目进展。2022年,他又在“QT500-7高珠光体轮毂工艺研发”“飞轮生产工艺研发”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中轻卡制动鼓生产工艺研发”等多个重要项目中担任负责人,全程把控项目立项、调试验证以及汇总总结等工作。在杨星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研发项目均成功实现了量产,极大地推动了公司的技术创新步伐。
人生因磨砺而精彩,因奋斗而升华。杨星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不仅引领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推动了公司技术水平的持续攀升,而且培养出了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壮大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先后获得公司颁发的“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并在公司技能比武大赛中摘得“全能奖”。2024年,杨星更是荣获了“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他的事迹与成就,无疑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之中,为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杨星正在绘制图纸。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