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 17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生活垃圾

分类小知识 (三)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建设及运行标准

1.前端智能分类设施设备

按照“撤桶、设点、积分”的模式,每200户建设一座智能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屋的标准,不足200户的至少建设一座,农户实名录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监管系统,通过二维码扫描或刷脸认证实现户积分,并开展积分换物、换福利等活动。 智能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屋应具备智能识别、自动称重功能,与市、县两级垃圾分类监管平台联网。

每800人配备1辆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好、标志明显、节能环保的专用垃圾分类运输车辆。 收集员分类收运,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环卫长效机制运行良好。不断提升农户垃圾分类参与率,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按照“户分类、上门收集”的模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每家农户配备带有二维码等识别标志的50升-80升的垃圾分类桶(区分渣土和其他垃圾),农户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渣土和其他垃圾分类到位,每500人-600人配备一辆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好、标志明显、节能环保的专用垃圾分类收运车,且具备识别、拍照、称重、联网等功能,通过车载系统扫描垃圾分类桶上的二维码后,对桶中的垃圾进行识别积分,并开展积分换物、换福利等活动。 收集员分类收运,做到生活垃圾及时清运。 调动村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建设美丽乡村。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