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风采
![]() |
真圣寺正殿 |
![]() |
曹家大院 |
![]() |
山西铭贤学校崇圣楼 |
![]() |
无边寺 |
![]() |
孔祥熙宅园 |
真圣寺
真圣寺位于太谷区范村镇蚍蜉村,寺内现存正殿为金代遗构。
据《太谷县志》及正殿梁枋题记,正殿建于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明嘉靖年间补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对寺院进行修葺并扩建。
真圣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76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现仅存正殿及山门。正殿梁架结构简洁规整,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斗拱五踩单抄单昂计心造,用单材耍头,明间设板门,次间装直棂窗。
寺内现存维修碑5通。
2006年,真圣寺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家大院
曹家大院位于太谷区北洸乡北洸村。曹氏为晋中著名富商,清道光、咸丰时达到鼎盛,商号遍布全国各地,达640余家。曹氏在北洸村相继建起宅院,有五桂堂、怀义堂、福善堂和三多堂等。曹家大院幸存至今有“寿”字型院落,是曹氏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堂名,俗称“三多堂”,意为“多福、多寿、多子”。始建于明末,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始成规模。
曹家大院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坐北朝南,现存均为明清遗构。大院由内宅、外宅两部分组成,内套15个小院、3个倒座楼、3个堂厅、3个主楼,共277间房舍。内宅由3个穿堂大院的堂楼连在一起拔地而起,蔚为壮观,楼顶有3个榭亭,飞阁凌空,数里外可见;外宅有书房院、小戏台院、客房院、厨房院和药铺。内外宅中间有一条石条砌成的甬道相隔,楼院四周围有高大的砖墙,宛如城堡。建筑布局呈篆书“寿”字型,其间,砖雕、石刻、木雕、彩绘、斗拱、飞檐、兽头等装饰物别致精美,五蝠捧寿门、松鼠戏葡萄栏板均为艺术佳品。
1995年10月,开辟为文物旅游景点。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铭贤学校旧址
山西铭贤学校旧址位于太谷区侯城乡杨家庄村西山西农业大学内。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秋,在美国欧柏林大学资助下,孔祥熙回国创办铭贤学堂。始建时为小学,1908年设立初中班,1916年设立大学预科,1923年取消预科增加高中部,1940年成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1943年改称铭贤学院。1951年秋改为山西农学院,现为山西农业大学。旧址原是太谷县望族孟氏的别墅,即孟家花园,清代中叶建造,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1909年,铭贤学校从东关迁来此院,以崇圣楼为中心进行扩建。
坐北朝南,分三大院,东院两进院,中院崇圣楼,西院三进院落。1937年前,扩建曲尺形水榭、四明厅、杭氏楼、韩氏楼、亭兰图书馆、嘉桂科学楼等建筑,占地面积增至3.5万平方米,建筑呈中西结合特征。
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圣楼位于铭贤学校旧址西北,为清代遗构,孟家时称“天后楼”,供奉天后圣母像,为祭祀祈祷之所,“铭贤”学校占用后改名“铭圣楼”成为供奉孔子的处所。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69.12平方米。建于0.85米高的砖砌十字形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卷棚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一层明间前出抱厦,斗拱三踩单翘单昂,龙首、象鼻形耍头。
铭贤学校早期为举办开学、毕业典礼,授予学位及其它重大校事活动的场所,现为科技部占用。
无边寺
无边寺位于太谷区白塔区管委会白塔社区居委会南寺街10号,俗名“南寺”。据《太谷县志》记载,始建于西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公元1067年)重修,更寺名为普慈寺,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续修。后元、明、清各朝屡有修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建,复名无边寺。
无边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485.7平方米。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倒座戏台、献殿、白塔、过殿、正殿,两侧建有便门、碑廊、厢房、垂花门、藏经楼、配殿及耳殿。现存建筑唯白塔为宋代遗物,余皆为明清建筑。
正殿建于0.5米高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五踩重昂,平身科五踩重翘。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边寺白塔建于无边寺二进院。八角七层楼阁砖塔。因塔垩色经久而白不减,色白如雪,故俗称白塔。通高43.6米。始建于西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现存为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公元1067年)重修后遗物。
塔基平面八边形。塔身七层,八边形,中空。一层南面辟砖券拱门,内设塔室,门外出二柱歇山顶抱厦,室内东、西、北三面均设佛龛,内原有佛像已不存,东侧有蹬道,可至上层,角层根据位置不同设有真假门窗,二层正北设有板门,上饰门钉42枚。二层以上均设塔檐及平座,并有砖雕仿木斗拱承托,斗拱四铺作。每层翼角均设琉璃套兽施铃铎。塔刹为八角攒尖式,上置束腰刹座,仰莲承托窣堵波式刹身。
孔祥熙宅园
孔祥熙宅园位于太谷区白塔区管委会白塔社区居委会上观巷1号。该宅园系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清乾隆年间始建,以后逐渐扩建,咸丰年间基本完成。1930年,孔祥熙以2万银元购得,后略加修缮。
孔祥熙宅园占地面积6324平方米,坐南朝北,建墨庄院、戏台院、厨房院、正院、西偏院、书房院及东西花园共6院2园,现存房屋27栋。正院正房,二层,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一层明间接卷棚歇山顶抱厦,砖券方形、拱形、圆形门窗,保存较好。
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整修后对外开放,陈列孔祥熙生平事迹及历代货币展。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院是主人待客及眷属起居处所。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布列大门、二门、过厅和正楼,前院两厢建三多堂、三有堂,后院两厢建绣楼,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大门、二门均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明间置扳门。过厅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鼓镜式柱础,五檩前插廊式,外檐斗拱一斗二升交麻叶,单檐硬山顶,砖雕牡丹花正脊,井字、菱形棂花门窗。正楼为砖木混合结构,二层,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单坡硬山顶,一层明间出歇山卷棚顶抱厦,鼓镜式柱础,斗拱三踩单翘。二层各间辟圆形、方形窗,大梁直接出头,与平板枋、柱头相交,不施斗拱。
摄影:侯 帆 张 可 王 琪
文稿来源:太谷区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