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祁县新闻
祁县精准施策筑牢防汛“安全堤”
本报讯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祁县超前部署、落实责任、排查隐患、强化调度,利用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实现河道、水库水位、雨水情变化等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升全流域一体式智慧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加快推进水利、防汛工程项目建设,把防汛需求和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相结合,筑牢防汛“安全堤”。
在县水利局,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调试智慧防汛系统。该系统深度融合了气象雷达、卫星云图及实时雨水情信息,对乌马河、昌源河流域及子洪水库等关键防汛点进行全方位监控。一旦检测到水位异常上涨并超过预警阈值,系统立即自动绘制风险等级图,并在地图上精准标注警报位置,有效提升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为防汛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祁县昌源河防洪流域平台采用的是新一代非接触式智能监测技术、数值模拟技术、三维仿真技术,实现监测——预报相反馈、气象预报——洪水预报相耦合、调度预演——模拟仿真相结合,有效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增强调度决策的科学性,形成小流域防汛“四预”体系总体框架。汛期,县水利局将根据信息化平台远传数据和实时监测,实施动态跟踪。如果一小时降雨强度达到40毫米-50毫米,县水利局将对有可能发生山洪的地区发出预警,配合各部门做好转移、避险工作。
与此同时,祁县还加快推进水利与防汛工程项目建设,将防汛需求与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紧密结合。在昌源河贾令桥至入汾口段生态修复工程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钢筋绑扎、支模等作业,全力推进工程进度。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预计9月可全面通车。
祁县昌源河贾令桥至入汾口段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9568.67万元。建设内容为堤防加高加固9.6千米、拆除阻洪漫水桥3处、河道清障约238690立方米、清淤量约 875336立方米、沿河两岸道路硬化工程总长16513米,新建分水闸 4座。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方便市民出行,形成榆祁高速水利长廊、景观长廊,最终实现昌源河“风光美起来”。
此外,祁县还立足“以防为主、防住为王”的原则,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度,强化值班值守。水利、气象部门密切协作,及时发布水库蓄水及天气情况信息。同时,对7河2渠、6座水库及77处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域进行全面巡查检查。各类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抢险应急队伍随时待命,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武晓雯 范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