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道而进 履践致远
—— 晋中市博物馆成功晋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 |
游客接待 |
![]() |
场馆外景 |
崔晓东
厚积薄发,璀璨升级。8月23日,在“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可喜的是,晋中市博物馆成功晋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晋中市博物馆成立于2018年,是我市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备的综合性博物馆,集收藏、研究、考古、保护、展示和教育等公益活动为一体。作为传播三晋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晋中市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3万余件,时代跨度上起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历经夏商、春秋战国、秦汉和魏晋北朝,下至隋唐、宋金元以及明清时期,形成了与宗旨使命相符的藏品体系,综合反映出晋中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党政引领 文旅赋能
晋中市博物馆此次成功申报国家二级博物馆,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晋中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十八条措施》《晋中市基本建设用地考古前置实施办法》《关于印发推动全市文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影响长远、意义重大的政策性文件,明确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总纲领。这些规范性文件和办法的制定为晋中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早在2023年初,市文化和旅游局就将“支持晋中市博物馆创建国家二级博物馆”作为重要任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局党组的正确引领下,晋中市博物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156”战略举措,始终明确“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工作目标,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优化文物保护、利用,加强历史研究、传承。针对此次国家二级馆申报工作,晋中市博物馆树立“服务立馆、学术强馆、合作活馆、创新兴馆”的工作理念,早动员、早计划、早筹备,锚定目标,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力做好申报事项规定动作,努力构建有晋中特色的现代化文化地标。
落实责任 细化分工
自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启动以来,晋中市博物馆积极开展申报创建工作,对标“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大模块,在藏品的收藏保管、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综合管理、智慧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力求突破。
晋中市博物馆积极开展调度研究,传导创建责任压力,形成强大组织合力;各部门对标对表,制定分工方案,组建工作小组,逐步推进申报材料整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线上培训,统一申报材料整理标准,学习精准填报评估信息,确保评估分数应得尽得。整个过程中,晋中市博物馆严格按照专家组指导意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进”的工作方针,高标准整理评估材料、高效率填报评估信息、高水平完成定级申报。通过国家二级博物馆申报创建,晋中市博物馆进一步明晰了业务工作的架构建设、评估指导和量化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未来发展新格局。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
在全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座年轻的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在创建国家二级博物馆的过程中,始终践行“服务立馆、学术强馆、合作活馆、创新兴馆”的工作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晋中的人文历史、革命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发掘工作,特别在学术研究、藏品整理、展览策划、考古发掘、文保科技、社教活动以及对外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绩。
近年来,晋中市博物馆不断着力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在优化“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制度“硬指标”建设,在课题研究、馆际交流、文创开发、馆校合作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发展,同时以高水平的展览、充满活力的公共教育和宣传推广,获得文博界和广大公众的广泛认可。
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殊荣是对晋中市博物馆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晋中市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以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和旅游局决策部署为准则,继续秉承办馆宗旨,加强基础建设和管理,丰富多元特色藏品体系,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以讲好晋中历史故事为己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走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
未来,晋中市博物馆将继续通过打造系列特色展览、强化博物馆教育功能、创新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等手段,构建文化表达鲜活体系,多层次传播展示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为提升晋中文化软实力,推动晋中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砥砺奋进。图片由晋中市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