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讯 近日,在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上,左权县荣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500万元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奖补资金。县委书记石勇从推开全域整治、建设魅力乡村、健全工作机制三个方面,分享了左权县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人居环境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基础。左权县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场硬仗,着力实现“三个转变”。由“问题治理”向“制度治本”转变。实行考核评定制、积分兑换制,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构建无缝衔接管理体系,保障环境整治常态长效。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推行部门指导、乡镇监督、村级管护机制,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由“条块式”向“全链条”转变。加强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在58个行政村设立130个垃圾收集点,全县160个行政村配备专职保洁人员,8个乡镇和城区均建立生活垃圾中转站,将垃圾统一运输到县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一体化处理体系。
生态宜居是和美乡村的关键。 左权县立足各村立地条件、资源禀赋和现实状况,以“红色+山水+写生+旅游”融合发展为目标,以15个精品示范村为串联,打造麻田、桐峪红色旅游、写生研学和拐儿乡村艺术、田园风光2条精品路线,扮靓了乡村“颜值”,提升了村庄内涵。同时,引导群众多元化发展小型庭院经济,让乡村亮颜增值。
有效机制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根本保障。 左权县着力推行“三个机制”,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常态长效。项目化推进,整合各级衔接资金3.8亿元,社会资本投资4.5亿元,争取上级资金3.2亿元,共计11.5亿元,铺排实施各类项目139个,其中环境整治类31个、产业发展类49个、基础设施类59个,现已完工105个,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常态化调度,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方案等,实行县领导包保、专班推进,一日一通报、一周一研究、一月一调度,全面压实镇村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确保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目标化考核,将“双十示范、百村治理”行动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抽调农业农村局、县委考核办、两办督查室成立联合督查组,不定期随机检查督导,倒逼工作落实。
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过程中,左权县上下团结一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左权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部署,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民意,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乡镇因地制宜,积极实施发展举措。辽阳镇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石匣乡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推动城郊农业向“体验、采摘、研学、休闲”融合发展。桐峪镇依托红色、绿色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特色小镇。寒王乡以农业产业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芹泉镇大力推进果蔬产业发展,逐步构建起集生产、储存、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农业、水利、交通、环保等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农业部门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特色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水利部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可靠保障。交通部门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为经济发展打通“脉络”。环保部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建设,守护左权的绿水青山。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为左权县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