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农村“富能量”
—— 昔阳县皋落镇车寺村优环境壮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 |
车寺村村民正在制作仿真花。 郑佳兴 摄 |
仲秋时节,走进昔阳县皋落镇车寺村,两侧道路宽敞整洁,绿植花卉点缀其间,微笑墙贴满村民幸福洋溢的照片,目光所及,皆是风景。
车寺村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农田错落有致,是典型的纯农业村。今年以来,车寺村从规划引领、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环境为基夯实乡村底色
乡村之美,美在气质。车寺村以“最美乡村”为本,加快推进“最美庭院”“最美巷道”“最美田园”建设,鼓励村民整治自家院落、菜地,党支部带队设计规划公共空间,种植多样花卉绿植,设计农耕文化与生活用具文化墙,打造村口小绿园、党建公园,按照昔阳县“垃圾不落地”要求,拆除分散垃圾池,设置30个垃圾集中投放点,实现垃圾处理精准投放、责任到户。实现移步皆是景,抬眼见生机。
车寺村村民岳庆元说:“我们村道路宽了、绿化好了、垃圾少了、活动场地多了。现在不光大街是干净的,小巷也很整洁美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共治共享共建和美乡村
乡村之美,美在和谐。为了修订更接地气的村规民约,车寺村在实施策略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民参与,发挥主人翁精神。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村“两委”成员带头签署,号召群众签字承诺,充分发挥村民集体议事机制。设立责任牌,确保工作事项、工作职责责任到人,真正实现了和美乡村建设由“让我参与”到“我来参与”的转变。巧设红黑榜,激发大效能。按照月月评比、月月奖励的方式,对片区内遵守村规民约的农户奖励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等日用品,对效果不佳的片区则采取曝光与教育的方式。截至目前,共评选出“最美庭院”10户、“最美巷道”2条、“最美田园”3个,“人人比文明、户户比先进”成为村民行动共识。移风易俗,育文明新风。成立日间照料中心,内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家长学校满足村民公益性文化需求,做到以文化人、塑形铸魂。
车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爱军表示,车寺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污水、垃圾两大革命。现在,村子道路整洁,绿植盆栽装饰,家家门前有树有花,村内有文化广场,丰富村民生活,村委会定期举行评选活动,通过领取日用品的方式激发村民爱护村子的意识。除此之外,今年引进仿真花产业,促进村民增收。下一步,将通过落实政策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涵养淳朴民风。
产业赋能扛起致富大“技”
乡村之美,产业先行。车寺村作为典型的纯农业村,立足盘活13个蔬菜大棚,牢牢守住4900亩耕地红线,筑牢保供责任。发挥乡村能人“领头雁”作用,推动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助推发展。盘活闲置厂房,改建成仿真花手工加工厂,让地域接近、产业互补的乡村抱团发展,通过加强村民技能培训,为乡村带来强大的智力支持,确保产业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下一步,车寺村将继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污水、垃圾两大革命,着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光伏产业,七村联建羊场投产运行,致力实现环境变“靓”、产业变“旺”、治理变“和”、日子变“甜”。(郑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