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行清风馆

本报通讯员 张文军 摄

太行清风馆坐落于左权县桐峪1941小镇,总展示面积达540平方米。该馆聚焦太行,以“抗战时期的党风廉政文化”为主题,展示了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尤其是以晋冀鲁豫边区为主的边区政府积极响应中共中央,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的红色历史,以及无数以身作则、廉洁从政、教育子女的廉政典范及其赓续相传的红色家风。

序厅:正上方顶部是中国共产党党徽,背景浮雕墙以“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为创作灵感,融入太行、清漳河以及八路军、党员干部与百姓鱼水情深一家亲的情景浮雕,向参观者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廉政风貌。

第一部分:太行先行模范边区。通过图文并茂、实景重建、多媒体互动等多种表现手段,展现了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跟随中央步伐,在创建晋冀鲁豫边区的同时,始终将廉政建设置于重要位置。本单元从完善制度、政权建设、思想教育、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警钟长鸣六个方面,讲述了在复杂残酷的斗争环境下,驻扎太行的八路军首长与政府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采取的系列举措。他们甚至开创工作先河,成为其他边区学习的典范,树立了中共廉政为民的崇高形象,赢得了边区民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催生了边区全新的社会面貌,书写了建设廉洁政府和军队的光辉篇章。

第二部分:太行整风加强党建。本单元讲述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太行山的整风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团结统一。重点讲述了驻扎在左权县桐峪上武村的鲁迅艺术学校,虚心向老百姓请教,充分重视批评与建议的作风,使得木刻等文艺真正走向人民,成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思想的重要来源。

第三部分:太行典范干群同心。在此单元选取了抗战时期在太行山上工作或生活过的老一辈革命家以及本地的廉洁典范,从工作、生活等方面描绘了他们在领导军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进程中,忠心耿耿、为党为民、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最后一个小节聚焦红色家风,用感染力较强的视频娓娓道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