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级体系”,为代表履职做好服务保障
本报记者 王志敏
“在乡镇街道建成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农村社区建成了‘人大代表活动室’、为有专业特长的代表设立了‘人大代表服务岗’。将全区87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全部入驻‘三级体系’,让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零距离、全天候。近年来,通过‘三级体系’,各级代表上传履职信息1.49万余次,线下线上向群众宣讲2300余次,联系群众5万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3000余条,提出各方面代表建议680余条,帮助群众办实事500余件。”晋中市、榆次区人大代表,榆次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鹏飞谈到工作便滔滔不绝。
2021年12月,榆次区在锦纶街道联络站建成了全省首个“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践行基地”。随后,在各联络站建成19个研习践行点,开展了“代表来了”“小板凳议事会”“微心愿认领”“三下三上工作法”“六步六心议事”等多项实践活动,让人民当家作主更加生动具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深入民心。
“人大代表服务岗”作为“三级体系”的“节点”,这是榆次的全国首创,服务岗分“固定岗、移动岗、流动岗”三种类型。服务岗的代表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履职”,发挥代表专长,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技术指导、信息咨询、文体服务、公益帮扶等六类特色服务。
“新型农民武祝琴代表为果树种植户开展果树种植培训100余次;蔬菜专家张岐明代表在田间地头设立服务岗,重点围绕如何更快地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广泛收集意见;‘的哥’任荣海代表把出租车变成流动服务岗,征集乘客意见,助力城区客运水平提升;超市经理武小云代表把服务岗设在超市接待处,帮助偏远地区农户销售农产品……”李鹏飞告诉记者,服务岗的设立在增强代表身份意识、责任意识的同时,也使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更直接、更便捷,并更广泛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为了更加高效发挥“三级体系”作用,2021年,榆次区自主研发的“智慧人大”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平台设有“四大功能、十三个版块”。在平台上,为每名人大代表设立了像身份证一样的专属二维码,并向社会公布,让人民群众联系代表更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找到代表,实现了群众“‘码’上说事”,代表“马上回应”。通过平台,代表们还可以对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各项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深度参与常委会工作。“智慧人大”信息平台正在全省推广,并已走出山西,落户江苏张家港市。
“现在,有了‘三级体系’这个‘家’,代表们履职更有归属、更有底气、更接地气,为群众服务的劲头更足了,代表履职已经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融入习惯。人民群众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期盼,都能随时随地找到代表,得到代表的及时回应,代表的‘根’已经真正扎进了群众之中。可以这样讲,‘三级体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新阵地,人大代表已经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强有力队伍。”谈及“三级体系”,李鹏飞非常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