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开标评标 “零距离”见证交易流程
本报讯 (记者闫淑娟)12月6日,市营商环境局首次举办“交易开放日”活动,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官、行政监督部门代表、新闻媒体、供应商等20余名代表走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沉浸式”体验开标评标,“零距离”见证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全方位了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年来的一系列改革成效,进一步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增强公共资源交易过程公开与透明度。
代表们参观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大厅公共服务区、数字见证室、评标评审区等,充分感受交易中心“交易为民、交易为企”的服务理念,以及开放、便捷、舒适、顺心的公共资源交易氛围。目前,该中心全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各类进场交易项目网办率达100%,基本实现交易主体在参与交易活动时更加便捷,交易受理“零跑腿”、交易环节“零见面”、交易过程“零成本”。
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持续推进各项服务改革,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带来营商环境的大变化。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强服务、提质效。推行 “信用+承诺制”政府采购准入制度,鼓励政府采购人预付款,缩短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限,坚持主动上门,靠前服务,对重大采购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机制,推行“提前介入、专人负责、全程跟踪”的靶向服务,有力保障交易采购项目快速落地。不折不扣做好政策兑现,全力助企纾困。顶格兑现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等惠企政策,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在全省范围内先行先试率先推广框架协议采购,市县联动,切实解决小额零星采购项目效率低下等问题;全面免收采购投标保证金,并于2023年完成政府采购沉淀保证金全面清零;大力推广电子保函应用,今年,市级平台系统共开具电子保函499份,减少企业资金占用5898万元;降低农村产权交易成本,新增CA证书租赁业务,费用由原来300多元降至80元。通过采取免收项目进场交易场地费、提升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和全程网办率等举措,上年度累计为交易主体节约各类成本费用近1亿元。
此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完成全省首个“三市联动”“两省三市联动”远程异地评标项,与7省17市签订远程异地评标协议,推进黄河流域九省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全省地级市率先推行政府采购示范性文本,统一采购文件编制架构,提高政府采购项目实施效率;全省率先推动农村产权入场交易,发挥产权市场服务功能,盘活存量资产;全省首推“12345+公共资源交易”评价机制,利用12345热线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常态化开展评价反馈;全省首家实现市县联动,稳步推进全市“框架协议”采购工作;扎实开展工程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建章立制,成果运用及时有效。
当天,市营商环境局还通过座谈的形式,收集受邀代表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