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22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阳县残联

用民生“微实事”解残疾人群“烦心事”

本报讯 2024年,昔阳县残联聚焦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做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等,以补贴救助作为有力支撑,攻克“困中之困”,解锁“难中之难”,把民生实事办到残疾人心坎儿上。

昔阳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马进表示:“过去一年,县残联坚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圆满完成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持证残疾人辅具配发、扶残助学圆梦工程三件民生实事。”

在昔阳慈航康复中心,老师们正在开展感统训练和认知训练等课程,通过采取个训+集训相结合的方式,精细制定康复计划,帮助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2024年,县残联积极对接,在晋中启稚康复有限公司、昔阳慈航康复中心等10家省内外定点康复机构,对65名0至15岁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财政投入82.1万元。县残联不断优化康复环境,丰富课程内容,配备了认知、语言、精细、感统等多样化、针对性训练师。这种“应救尽救”的举措,极大地减轻了残疾儿童的家庭负担。

昔阳县政府将扶残助学圆梦工程列为民生实事之一。去年的求学路上,31名残疾人家庭大学生以及6名残疾人大学生已全部收到学费补助,共发放助学金17.9万元。昔阳县残联按照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分级分类管理,分别给予每人每年4000元、5000元、6000元的资助,实行一次性学费补贴。“应资助尽资助”,帮助困难学生圆大学梦。

此外,昔阳县残联还高度关注16岁以上残疾人的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需求。补贴种类涵盖导向辅助器具、升降移位机、轮椅、单脚手杖、纸尿裤、假肢等。2024年,县残联辅具配发341件,装配假肢16例,累计投入18万元,“应补尽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自主生活能力。

从低龄残疾儿童的康复计划,到大学生求学圆梦工程,再到残疾人的基本型辅助器具,昔阳县残联用一件件民生“微实事”回应特殊群众切实需求,让广大残疾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郑佳兴 梁译方)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