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创新动力 缔造美好未来
凝智慧潜心发展,汇力量披荆斩棘。2024年,祁县在砥砺前行中交出一份份奋进答卷。总投资241.2亿元的50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玻璃器皿斩获3项国际大奖并闪耀广交会、成都糖酒会、厦门茶博会;住建部确认的总投资2.5亿元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试点项目顺利启动……
展望2025年,祁县将锚定“六县建设”目标,聚力玻璃器皿、食品饮品、碳素新材料、交通物流、文旅融合等特色产业迭代升级,不断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25万祁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在未来发展的蓝图上描绘出更加灿烂的图景!
以高质量党建
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年,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锚定“六县建设”不动摇,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24年,祁县聚焦强化“两个功能”,不断严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坚持实干实绩导向,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县737个基层党组织、15320名党员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纵深推进清廉祁县建设。
2024年,祁县进一步抓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城市治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3+26”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及“六个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总投资4.95亿元涉及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的52个项目。发挥祁县人文历史优势,重点打造投资3000万元的刘家堡、秦村等5个村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示范片,在刘家堡村实施“我与王维寻中国”和“典籍里的祁县”项目,利用数字技术呈现辋川20景,以学经典、诵经典、演经典、诗词大会等形式,全方位、多维度解读王维、品味祁县,展现诗意乡村最美图景,努力成为农文旅发展的“样板村”。
2024年,祁县以党的建设为导向,抓衔接、强产业、亮品牌提质增效。红星产业园二期、三期、灌装生产线、昭馀文化广场、祁县第一小学、祁县第六幼儿园、昭馀古城、凯盛畜产品一期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持续加强“祁县玻璃器皿”区域品牌推广,积极参加春季、秋季广交会,厦门茶博会,北京外交使团“国货优品”主题推介会以及法兰克福展、日本消费品展等国内外一流展会。接续举办玻璃器皿技能大赛,依托职业中学建立玻璃器皿产业学院,在产品设计、工艺技艺等方面持续发力高端市场。华达、唯尊公司分获3项国际设计大奖,祁县玻璃器皿多样的款式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际市场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2025年,祁县将继续凝聚全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奋力推进“六县建设”高质量发展 。
(范金宇)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2024年,祁县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统筹协调,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昭馀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达48879.31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功能分区为一心、两带、三片区。一心指文化艺术中心;两带指沿湖观光带和文化引领带;三片区指广场集散区、儿童游乐区和全民健身区。文化艺术中心主场馆分为四个区域,中间为中央展厅;北侧为演绎馆,有剧场大厅、观众厅、舞台区域、电影院等;东侧是图书档案馆,有图书馆大堂、开架阅览室、书库、档案馆等;南侧为体育馆,有武术馆、乒乓球馆、体操馆、篮球馆、羽毛球馆、舞蹈活动室等。昭馀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作为祁县的标志性基础设施工程,不仅承载着提升县域文化品位的重要使命,更将成为祁县城市建设新的文化艺术地标。
红星白酒产业园迁建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占地约60万平方米,总投资高达55亿元。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二期项目也于同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5年6月进行酿造试投料,三期设计已基本完成,预计2025年4月开工建设。全部工程完工后,清香型原酒产能每年将达11.5万吨、储能13.5万吨,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上缴税金8.2亿元,解决1200余人就业,极大提升祁县白酒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自动化酿造水平,助推产业链延伸。
祁县凯盛畜产品有限公司肝素钠肠衣项目也是一大亮点。该项目将建成世界一流的车间,包括肝素钠生产车间、半成品肠衣车间、肠膜蛋白车间等,预计生产规模将大幅提升,形成年产粗品肝素钠10吨、肠衣200万把的生产能力。这一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促进祁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形成,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在推进11个省重点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的过程中,祁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惠民利民项目的投资力度。抢抓机遇,立足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项目,为祁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力。
(庞亚鑫)
扬优势强特色
推进玻璃器皿专业镇建设
2024年,祁县县委、县政府以省委对专业镇四点指示要求为遵循,营销领域突出精细化,引导企业根据销售市场的不同文化,做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产品制造突出特色化,坚定不移走精品化、特色化、艺术化道路;创新研发突出标准化,提升国家级实验室检测能力,培育研发龙头,攻关无铅水晶玻璃等瓶颈,赋能王维、罗贯中、乔家大院等“祁县 IP”,提升文化底蕴;推介参展突出品牌化,全面推动玻璃器皿产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玻璃器皿之都”。2024年,祁县玻璃器皿行业新增生产企业6户、达到59户,上下游配套企业达到225户。2024年底,玻璃器皿行业产能28万吨/年,3万余名从业人员参与全链条产业体系,实现产值30.15亿元,同比增长7.3%。
品牌知名度全面提升。特色玻璃器皿专业镇继2023年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地成功推介后,以“中国玻璃器皿之都·‘蓉’天下糖酒·与世界干杯”为主题在成都精彩亮相,持续放大“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品牌效应。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深圳礼品展、厦门茶博会、北京外交使团“国货优品”主题推介会及法兰克福消费品展、芝加哥国际家居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
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海帆、东玉、喜福来等企业实施的重点项目纷纷投产达效,美芝丽智慧玻璃生产基地、丰华晶质玻璃器皿生产线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有效带动行业自动化、机制化能力整体提升;匠川社、罗兰多、沼泽坊等企业专精于玻璃器皿原创设计,有效提升了祁县人工吹制产品的影响力。
创品提标行动取得新突破。2024年新取得发明专利3个,总数达到9个;新取得实用新型3个,总数达到24个;新取得外观专利26个,总数达到328个;2024年度新获得国际大奖3项,华达公司斐波那契系列产品获得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IF设计金奖,华达公司MU16原石系列酒杯获得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红点设计奖,唯尊公司福禄长久产品获得2024年度法国FDA设计奖金奖。
祁县将继续秉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空间,努力将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同时,祁县还将积极探索玻璃器皿与文化、旅游、电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范嘉浩)
以人民满意为目标
驰而不息办好教育
2024年,祁县县委、县政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人民办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资源优配置、提质量、强队伍、惠民生,推动祁县教育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步向前的良好发展态势。
这一年,投资超2亿元的一小、六幼、祁县中学教学楼等项目交付使用,2500余名师生喜迁新校区。占地3.6万余平方米的第一小学新校区是一所高标准现代化8轨制小学,共设57个标准教室、3个合班教室、25个办公室。祁县第六幼儿园是一所可容纳6个托育班和5轨制幼儿班的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可提供100个托位、450个幼儿学位,进一步满足周边适龄儿童就近、择优入学。全国首家家庭教育学校建成使用。全县30多所学校教学设施有序提升。
这一年,为有效巩固“双减”成果,祁县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创新开展腰鼓、锣鼓、戏曲、心意拳等非遗进校园,获《人民日报》刊载点赞。创造性地开展阅读、书写、写作、表达“四位一体”教学改革。开展追寻教育印记“三个一”活动,推动学校新时代德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编纂《祁县教育志》《祁县教育故事》《百年回眸(图片集)》。
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祁县连续4年拿出300余万元,奖励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十佳校长和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400名。
蓄积坚韧之力,驰而不息向前,2025年,祁县将脚踏实地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凝心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武学宏)
踔厉奋发谋发展
兴水利民润沃土
2024年,祁县在实施水利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干”字贯穿始终,通过转作风、聚合力、破难题、促发展,水利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亮点频频。
这一年,祁县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县级水网先导区,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昌源河灌区入选水利部数字灌区先行先试试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三试点合一的试点县。2024年,全国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技术交流研讨会在祁县举行,对推进省市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大幅提升祁县灌区节水管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年,全面打造农村供水“祁县样本”。推进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紧盯边远山区以小泉小水及浅层地下水为水源的重点工程,全力构建一网统管“1221”建管体系,千人以上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98.1%,24小时供水人口比例100%,农村供水水平全省全国领先。
这一年,全力实施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推进祁县昌源河、乌马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构建以昌源河水系为轴的发展带,打造县域幸福母亲河,形成全域幸福河湖百公里“三河汇流、两岸锦绣、全域成景”的基本格局,2024年10月成功入选省级幸福河湖示范。
这一年,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祁县成功入选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先行区试点,通过集成升级县级平台,整合县级雨水情测报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确权划界管理信息系统等已有资源,实现数据同源、管理同标、汇交顺畅,全力打造“4×4”运管矩阵平台。
2025年,祁县将切实把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谋深谋细谋实,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深入推进新阶段祁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范金宇)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示范引领推进农业强县
2024年,祁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充分发挥县域特色产业、生态资源禀赋、历史人文底蕴优势,以环境托底、产业兴农、文化赋能走出了一条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坚持“4个3”工作思路,“3”条路径考察、“3”项基础工作、“3”个重点提升、“3”个机制保障。组织120余名乡村干部,分三批赴山东、陕西、浙江学习考察,学习农业产业化、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城乡供水、农村改厕、宽带网络、城乡环卫、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六个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县11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开展。在产业、环境、治理“3”个提升上,立足实际、分类推进80个村产业提升,包括西六支、夏家堡等51个粮食种植村,闫漫、闫灿等10个酥梨村,晓义、北堡等13个蔬菜大村,北左、里村等6个养牛大村。
沿昌源河、汾河推进“3+26”精品示范及提档升级村建设;聚焦昭馀镇刘家堡、河湾等5个村,统一规划,连片提升。重点推广下申村、左墩村、南关村、西北街4个村积分制、街巷制等治理经验,起到示范推广带动作用。
打造“一带两点四线六区”振兴格局,真正将乡村振兴示范廊带打造成为产业廊带、文化廊带、水韵廊带。紧抓“城市”“乡村”两个关键主体,明确功能定位、发挥区域特色、突出错位互补,全力推动东部新城和东观节点型城市建设,“两点成线”绘就城乡融合新蓝图。“晋商古韵——古城大院之旅、乡村风情——特色乡村体验之旅、节日盛宴——多彩节日氛围之旅、生态风貌——畅享天然氧吧之旅”四条乡村文旅精品路线华丽出圈。酥梨种植片区、蔬菜种植片区、粮食生产保障区、肉牛奶牛养殖片区、城乡融合片区、生态保护片区“六区”建设全面推进。8万亩酥梨基地、水果冷库+智能分拣,促进水果产业“提质增效”;水果西红柿、三色椒、“西蓝花+香菜+西蓝花”三茬种植,助力蔬菜种植“随市出新”;高标准农田、膜下滴灌、有机旱作等技术保证粮食生产“稳产增收”;2万头奶牛养殖基地,日产鲜奶百吨,确保畜牧产业“夯基固本”。
2024年,祁县关注深加工产业延链、补链,建设“来远小米”产学研基地,积极探索酥梨酿酒、“镇河楼”熏肉、“顾椿香油”、“红薯小哥”等农产品品牌,扎实育强乡村发展“动能”。与时俱进,积极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王维水墨诗意刘家堡,围绕王维IP做文章,数智文旅破屏出圈;三贤故里大美修善,“红色、生态、文化”各种业态,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贯中故里魅力河湾,“八文八景八园”文旅融合,打造文脉主题研学路线。
新时代,新征程。祁县将继续做足农文旅融合大文章,奏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新乐章,推动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庞亚鑫)
古城改造延续文脉
保护与更新焕发新生
祁县昭馀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昭馀古城项目是法国开发署在我国实施的首个文化遗产类保护项目,是祁县与法开署合作的第二个项目,总投资6.78亿元。项目主要包括昭馀古城基础设施与道路系统改造、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能力建设与技术援助三大部分。
2024年,祁县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道路工程、管网工程、电力电气工程、照明工程、旱厕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现正制作牌匾、标识牌和对接强线外网。
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古城内西大街益华公司、西大街77号、北大街裕善银号等八处院落已基本完工。后续项目,团队在充分尊重历史、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古城内的古建筑、古民居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设计与保护修复。目前,12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分别是渠家大院保护项目、何家大院整体保护项目、祁县文庙保护利用项目、昭馀古城东西南北大街沿街铺面保护利用项目、遗产阐释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武装部客栈项目、昭馀古城民居保护利用项目、古村落保护与修缮保护利用项目、连接湿地公园与古城的绿道与景观工程项目、昭馀古城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北城墙绿化带建设项目、县衙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其中,主要新建的遗产阐释中心将成为阐释古城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和祁县民俗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是游客参观昭馀古城的起点和主入口。武装部旧址客栈作为具备现代功能的客栈,将对昭馀古城内民宿发挥示范推动作用,提升昭馀古城接待能力。县衙遗址公园在祁县原县衙区域建设,一方面阐释古城县衙历史,同时为祁县居民提供休闲社交场所。这12个项目预计在2025年4月开工建设。
2024年12月,住建部将祁县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县,重点探索历史建筑体检评估机制、保护修缮路径和数字化智能化应用。
祁县古城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更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打造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史婉)
围绕“梨”字做文章
品牌建设促振兴
祁县是“酥梨之乡”,水果产业已成为祁县农民重要的致富产业之一。近年来,祁县用现代理念引领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果业、用现代模式经营果业,开展水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现了果业有规模、果户有收入、集体有效益、公司有发展的“四有”局面。
2024年,祁县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一号工程,高度重视水果产业提质增效,高标准打造省级特优农业品牌强县、市级酥梨专业镇。组团参加上海国际果蔬展、2024山西·晋中珠三角精准招商推介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举办祁县酥梨品牌推介会,有效提升国际知名度。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个,绿色食品产品认证4个,认证面积达7万亩,认定山西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3个。
2024年,祁县积极推动酥梨进一步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着力推进酥梨智慧园及富硒酥梨基地建设;新建总投资700万元的昌源河畔水果冷库+智能分拣生产线项目,年分拣能力达3250万公斤;祁县耀华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引进的数智化酥梨选果机经过调试后正式投入使用,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和传感器,快速、准确地对酥梨重量、糖度、外观品质进行精准分级,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可加工成品酥梨60吨;探索酥梨落果、剩果酿造白兰地,已向如燕酒庄提供50吨酥梨进行试生产;积极培育果干、罐头、果酒等水果加工企业,进行水果深加工,提高酥梨产业附加值。
通过酥梨专业合作社,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的种植技术服务,以及梨果产后的加工、储存、销售服务,指导果农协作互助、沟通交流,保障农民利益,帮助农民增收。
2024年,祁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举办梨花节,“以花为媒、以节兴产、以产带富”,促进农文旅融合,放大祁县酥梨产业品牌效应,源源不断为祁县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农民增收致富。
2025年,祁县将继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梨果业,在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上下功夫,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让这一农业支柱产业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乡村振兴的“主打歌”。
多措并举优服务
用心用情惠民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祁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建设,切实提升了民众的生活品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心全力构建幸福祁县。
2024年,祁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基础,为671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了困难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开展幸福养老工程,新建和改造6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资5200万元建设养老服务中心,为祁县老年群体提供一个设施完备、环境舒适的养老场所,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持续推进公益性墓地建设,殡仪馆正式投入运营,不断完善殡葬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有效巩固“双减”成果,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一小、六幼、祁县中学教学楼等项目交付使用,全国首家家庭教育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1所100托位的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已开园运营。针对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不便捷不精准问题,引导群众通过多种手机APP、133个就业社保服务站点,实行了线上、线下多方认证。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方便的人员提供上门帮办认证服务。为有效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2024年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将符合改造条件的67个小区全部列入祁县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3户居民。如今,祁县农机局小区、乔家宿舍、国税局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环境整洁美观,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健康指数”,加快建设健康祁县,积极开展了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行动,组建了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有效落实县级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祁县人民医院、祁县中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复审,进一步提高了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县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 医技综合大楼项目加速推进。提前完成对200名上消化道癌高风险人群开展内镜检查,完成率100%。
办好民生实事,增进百姓福祉。祁县将进一步推动民生事业各项工作,全心全力构建幸福祁县。(郭佳丽)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2024年,祁县全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独具特色的元宵节街头社火展演,诗意飞扬的王维诗歌主题文化活动,还有梨花节的自然美景,广场文化活动季的多元文化展示……祁县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打好文化惠民“组合拳”,凝聚高质量发展“精气神”。
元宵节街头社火展演是祁县人民群众每年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社火展演凝结着全县人民群众新春开好局、起好步的美好愿望。俗话说,“不耍社火不算过年”。2024年的社火展演亮点频频,形式多样,内容活泼,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的展演节目让人大饱眼福。祁县精心设计编排社火节目,以街道为舞台,用传统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和各地游客送上了新春的问候和祝福,表达了祁县儿女奋进新时代的豪情。
王维诗歌主题文化活动是祁县的文化盛事之一,2024年王维诗歌主题文化活动可谓百花齐放,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昭馀镇刘家堡村依托王维诗歌主题文化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了王维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内涵,成为传承祁县文明、提升祁县形象、推动祁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
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展暨“清廉祁县”廉洁文化建设主题书画展,推动全社会形成“学廉、崇廉、倡廉”的良好氛围。2024年“光影展盛世·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祁县新闻摄影图片展,分八个篇章向游客展示推介美丽祁县,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祁县取得的辉煌成就。
送戏下乡惠民工程是祁县2024年民生实事之一。通过送戏下乡活动,不仅将精彩节目送到群众身边,同时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梨花节是祁县的又一特色文化活动,每年四月梨花竞相绽放,如雪如云,美不胜收,在古县镇闫漫村和城赵镇修善村,游客们赏梨花、徒步行、逛非遗、看表演,活动现场每天都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广场文化活动季是祁县的一项全民文化活动,每年夏季,祁县组织晋剧、秧歌、歌舞等在内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贴心的文化服务。
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王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