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祁县新闻
奏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本报讯 今年以来,祁县昭馀镇高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森林乡村”建设为契机,创新发展“党建3×3”治理模式,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全链产业融合、培育文明村风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环境先行,勾勒全域和美新图景。坚持“提升硬件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常态化”理念,双管齐下改善乡村环境。一方面,借助村集体经济与上级奖补资金,投入220万元用于街道硬化、护坡维护、路灯安装以及垃圾池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发展根基。同时,充分发挥26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美丽庭院”建设作为乡村建设与治理的关键突破口,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以庭院之美带动乡村整体风貌提升;另一方面,以“森林乡村”项目建设为契机,分片区、街道种植832棵花果苗木,精心打造“一街一树、一路一景”森林乡村特色品牌。“小美”庭院正逐步点亮“大美”村居,进一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生态建设的深度融合。
因地制宜,锻造特色产业新引擎。通过加强村企合作,助力祁县乐心食品加工厂开拓广阔市场,将其打造成高村的特色品牌,目前该工厂实现花生、瓜子等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化、规模化与全自动化,年产值超6000吨。中宁肉厂作为祁县唯一一家规模化生猪屠宰、白条肉分割企业,年屠宰生猪10万余头,通过厂房租赁每年为高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高村村委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与企业共同开设“鲜肉直营店”,通过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全力塑造“看得见的新鲜肉”品牌。目前,鲜猪肉、花生、瓜子等已然成为高村的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名片,点亮了小村特色农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建领航,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机制,通过“共建、共管、共享”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将“绿化、净化、美化”作为乡村美丽建设目标。党支部依托网格化管理,构建“党支部+党员+村民代表+群众”便民服务“近邻圈”,营造出“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的和谐邻里氛围。按照“街道定位,家庭划分”原则,将全村1个大网格细分为10个“近邻议事坊”,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管理员,大家围坐一起,共商村里大小事,倾听各家各户的不同声音,带领村民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完善村规民约和各项治理制度,树立民主治理新风尚。 (马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