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2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耕细作“绣花功” 党建引领促振兴

—— 祁县东观镇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发展

基层治理要在用情、贵在精准。2024年以来,祁县东观镇紧紧围绕“六县建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聚力强基固本、强村富民、人才赋能等重点工作,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推进基层治理,凭借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强基固本“谋高招”,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东观镇着力建强基层组织“桥头堡”,组织各村社党务工作者学习《党务重点工作手册》、熟悉发展党员流程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积极开展组织生活会、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针对不同村情,坚持分类施治,聚焦队伍建设、发展基础等突出问题,开展结对帮促活动2次,有效提升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育好村级发展“领头雁”,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28个村共储备后备干部327名,村均储备11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72%。

提高党员队伍“含金量”,严格落实党员发展制度,接收入党积极分子4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依托乡镇党校,组织“业务训练营”等培训1期,辐射党员群众100余人次;对146名流动党员落实结对帮教管理,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强村富民出“实招”,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东观镇着力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高效谋划208农文旅产业廊带建设,精准定位布局“三区六园”。北部蔬菜区以晓义、程家庄、北堡、东家堡村东沙堡组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镇拥有设施蔬菜大棚824座2733亩。2025年,还将继续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蔬菜三园建设。中部农文旅学综合发展区,依托乔家大院景区、千朝谷、湿地公园旅游资源以及晋中康养学院人流量优势,跨界赋能农文旅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互融共进的中部两园。南部果林区继续拉大东观镇“南果北菜”产业框架,以南团柏村为重点,在枣林公园的基础上,实施项目改造工程,进一步推动特色果林扩规增效。

赋能乡风文明“强筋壮骨”,推进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等乡村惠民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广泛动员道德模范、文艺能人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以群众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农技培训、文艺汇演、家风家训大家谈等主题活动,为辖区群众休闲娱乐、学习健身提供好去处。

实现生态环境“提档升级”,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国家卫生镇“金字招牌”、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抓手,以“一拆三清一改”为举措,将南团柏村等4个县级提档升级村设为示范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以面扩片,全面打造“农村颜值新高地”,通过补齐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短板,有效改善人居条件,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质。

人才赋能“创新招”,建强乡村干部队伍

拓宽“选人”渠道,紧盯退役军人、在外务工人员、致富能手、优秀党员、高校毕业生“五类人员”,重点选拔思想觉悟高、群众认可度高、致富带头能力强的村级后备力量。同时,建立后备干部信息资料库,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并对接各部门开展联审联查,严把入库人才质量关。

健全“育人”机制,建立由乡镇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构成的“N+1”结对帮带机制,逐人制定培养计划,定期开展谈心谈话,通过政治上帮、思想上带、经验上传、方法上教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持续为后备力量提振赋能。

完善“用人”平台,建立“跟班学习”实岗锻炼机制,根据后备干部的个人特长和村级发展需求,针对性地安排其参与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等重难点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方法。 (李 丽)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