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6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复治理河道生态 绘就美丽绿色画卷

施工人员正在装填石块让石笼紧实。 范嘉浩 摄

本报讯 近日,笔者在祁县昌源河、乌马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三期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铺设格宾石笼。大型挖掘机伸展机械臂,精准倾倒石料。施工人员身着醒目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分工明确,调整格宾网贴合堤岸,装填石块让石笼紧实。

近年来,祁县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以昌源河、乌马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为重要抓手,聚焦水生态领域,大力实施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以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达成“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目标。

据悉,昌源河、乌马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达3.4亿元,项目内容丰富,涵盖植被修复、生态跌水坎建设、水土保持、河道清淤、水质提升、河岸缓冲带建设以及智慧河湖水质监测等多个方面,致力于全面提升两条河流的生态环境质量。

正在施工的三期工程总工期为540天,目前总工程量已完成三分之二。当下正在进行格宾石笼防护工程和部分疏浚工程,随着气温回升,绿化工程也将陆续开展。按照现在的施工规模,剩余三分之一的工程预计一到两个月内可全部完成。之后施工方将陆续增加人员、机械,拓展工作面,力争5月1日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昌源河、乌马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法人郭春燕介绍:“我们在工程中不仅对河道进行了生态化改造,还建设了生态跌水坎,这既有助于保持水土,又能增加河道的生态多样性。同时,我们对上游饮用水源地开展了水涵养及生态修复工作,全力确保水质安全。此外,对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堤岸生态缓冲带,不仅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能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通过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以及堤岸生态化改造,河道沿岸受雨水冲刷严重、水土流失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昌源河、乌马河沿岸的生态治理水平和空间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水生态修复工程和水涵养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良好效果。

工程的实施,不仅极大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还提升了沿岸的生态治理和空间功能。昌源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及干流两侧护岸林带的建设,大幅提升了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同时,祁县通过节约用水、水源置换等措施,加快推进水源超采综合治理,使地下水得到了有效涵养。

昌源河、乌马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已然成为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它让祁县的山水更加秀丽,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如今,祁县水源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环境明显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也大幅提升。这不仅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高质量的用水保障,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未来,祁县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范嘉浩)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