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得其中 逐梦而行
—— “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南京徐州专场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冯静宁
春光三月,江南风韵依稀。3月25日至27日,由省委组织部主办、市委组织部承办的“晋得其中 逐梦而行”“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南京、徐州专场活动,分别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热烈举行。
通过双招双引、校园招聘、项目签约、合作洽谈、技术研讨以及非遗项目、文旅产品、特优农产品展示等30场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山西和晋中的发展机遇、文化底蕴与产业活力,向长三角学子递出诚意满满的橄榄枝,一场跨越山河的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热烈上演。
解码晋中机遇 传递引才诚意
3月25日、27日,南京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宣介现场座无虚席,近1400名来自南京、徐州9所高校的广大青年才俊汇聚一堂,聆听山西省和晋中市人才政策与城市发展前景的深度解读。宣介会在晋商团扇舞、左权民歌小花戏及山西面食表演的暖场节目中拉开帷幕,瞬间将观众带入独特的“晋中时间”。
“今天的晋中,比任何时候都重视创新、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成就事业。我们将努力把发展特色做到最特、把人才环境做到极致,畅通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优化服务人才的政策举措,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用心用情打造人才集聚的高地、人才向往的福地、人才长驻的洼地。”市委书记常书铭进行的城市推介和人才政策宣介,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从平遥古城的晨钟暮鼓,到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的智能制造;从晋商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蕴,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创新脉动,无不展现出晋中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
而谈及人才政策,从安家补贴、科研资助到创业扶持等一系列资金政策支持,更是让在场学子心潮澎湃。南京师范大学学生许羽萍听完宣介后感慨万千:“真没想到,晋中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竟然如此之高!这些政策和一线城市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具吸引力。我对晋中充满了向往,希望能有机会在这里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
双选会搭桥 校地企合作谱新篇
如果说宣介会是“心动”,那么人才引进双选会则是“行动”。
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专场双选会现场,44家来自晋中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开设了展位,提供了涵盖新能源、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159个岗位、399个用人需求。
“我们有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作为人才储备,公司急需机械类、电器类、材料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山西尚太锂电有限责任公司展位前,人力专员李阳正向南京大学的学生介绍岗位需求。
在中国矿业大学,山西能源学院吸引了多名安全工程专业学生驻足。“近年来,山西特别重视人才引进,给各高校引进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山西能源学院作为一个新升本的本科院校,有很多专业的教师比较紧缺,迫切需要更多的年轻学子加入我们,除省里提供的优惠政策外,我们学校的政策也会更多的向新加入的年轻教师倾斜。”山西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曲晋山表示。
来自晋中市公投集团的员工董晓燕在双选会活动中说:“此次活动对于推动和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端人才弥补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人力资源不足,同时还能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负责人贾慧介绍,早在专场宣介会之前,市委组织部便多次召开协调会,细化任务分工,与南京、徐州高校就业部门沟通对接,商请在高校网站发布人才宣介活动公告,在校园内投放宣介会及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双选会现场登记1000余名学子,期待和意向单位达成共识。
与此同时,我市各县(区、市)及市直相关单位也结合各自优势和合作需求,积极与高校开展项目签约、合作洽谈、技术研讨等系列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市水利局、寿阳县人民政府与河海大学签订《校地水利科研合作框架协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签订合作意向;市社科联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11位教授授予晋中市社科专家库专家聘书;“晋遇人才 博创未来”青年博士恳谈会,特别邀请72名南京高校青年博士参加座谈,深入交流人才政策;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在南京理工大学开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干部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培训班;南京农业大学与太谷区、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业大学开展人才合作发展宣介座谈会,现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榆社中学、祁县中学分别被授予“南京师范大学优质生源基地”“中国药科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平遥县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山西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平遥县文旅局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灵石县与南京大学医学院,就人才引进事宜开展交流洽谈。昔阳县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文化“软着陆” 尽显城市魅力
“诚挚欢迎大家来晋中做客,听民歌、看花戏,吃刀削面、饮老陈醋、品山西汾酒、尝平遥牛肉,晋中期待与更多朋友共拓市场,共赴美好前程。”推介会上,110家当地旅行社、20余家媒体及400余名南京市民、高校学子深切感受到晋中诚意满满的邀约。
活动现场,乔家大院《万里茶道晋商赋·数字剧场》项目、太谷饼自动生产线改造智能化项目、壁画艺术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等9个项目成功签约,两地文旅合作迈出新步伐。
与此同时,晋中文旅、非遗和特色农产品展区作为重要的宣介平台,也化身“晋中文化长廊”,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和互动体验,让长三角地区的市民、高校学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晋中的独特魅力。
在太谷区展台前,南京大学学生薛经纬被拓片技艺吸引,在师傅的指导下,她小心铺纸、蘸墨拍打,亲手尝试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拓片作品,深感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祁县展区,折射出七彩流光的玻璃器皿让东南大学学生王岩爱不释手:“原来山西不只有醋和煤,还有这么多宝藏!”
与此同时,晋中的特优农产品也掀起了“味蕾风暴”:平遥牛肉试吃台前排起了长队,太谷饼“非遗技艺+低糖配方”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灵石的厨师们在南京大学现场表演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揉、搓、擀、切,精湛手法让人目不暇接。师生们积极参与,亲手体验制作过程,感受传统面食的魅力,现场气氛热烈。
寿阳的大竹马表演走进中国矿业大学和河海大学,引得大家纷纷合影留念。河海大学学生王家伟兴奋地说:“这次活动让我对晋中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只知道晋中是晋商发源地,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美食,非遗文化也特别有魅力,很期待能到晋中走一走,看一看。”
春风种籽待秋实。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人才招引的实践,更是一场城市形象的立体传播。通过政策、产业、文化、情感的多元共鸣,晋中向长三角市民和广大学子展示了开放、创新、充满机遇的新面貌。三天的时间里,从政策宣介的铿锵之音,到双选会场的火热交锋,再到校企签约的笔尖落定……南京、徐州之行的累累硕果,彰显了晋中市柔性引才理念的显著效应。
春风拂过金陵与彭城,晋中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正在续写新的篇章。我们期待更多青年才俊逐梦而行,与晋中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