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聚合力 基层治理万象新
—— 平遥县东泉镇探索“三力三治三产”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吕斌华 通讯员 严晓霞
近年来,平遥县东泉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党建引领,探索以“三力”凝聚党群同心、“三治”破解治理难题、“三产”拓宽共富路径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以务实举措书写基层善治的崭新篇章。
“三力筑基” 构建党群连心桥
党群连心合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东泉镇坚持高位谋划,通过组织力、凝聚力、服务力“三力协同”,全力构建党群连心桥,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以组织力筑牢堡垒。聚焦队伍建设,建强后备干部储备,培育村级“领头雁”;强化党员管理,依托党校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开展“流动党员回家”活动,激发流动党员向心力。
以凝聚力动员群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党员在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当先锋、作表率;优化网格矩阵,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全镇共设立155个基础网格,覆盖3000余户村民。
以服务力破解难题。依托“民生清单”精准发力,开展敬老院结对帮扶活动,设立家门口的“互助食堂”,确保街巷硬化、配套管网等项目实施;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推进“农家书屋”、送戏下乡等惠民工程建设,农民幸福感持续攀升。
“三治融合” 绘就善治新图景
创新治理模式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核心路径。东泉镇强化“三治融合”,逐步构建起多元协同、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自治强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持续完善村规民约;探索乡村治理积分制度,将人居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管理,鼓励村民自觉践行文明行为。
法治固保障。通过大喇叭播放、张贴海报、发放宣传页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组建“红色先锋”队伍,结合婚姻调解、房屋确权、征地补偿等问题,针对性解决群众法治需求,引导广大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德治扬新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爱暖万家”公益活动,为20名困境儿童送去关怀与温暖;设立“道德超市”,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评选,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产共兴” 激活发展新引擎
产业发展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引擎。东泉镇深入推进农业集约化改革,建强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一产提质。推进农业集约化改革,共完成2000亩土地整合,400亩机械化耕作带动增收20万元;贾封村、康家庄村流转土地130余亩,购置农机并开展马铃薯规模种植,年收益超10万元。
二产增效。整合小米加工厂、中药材加工车间、油坊等生产设施,对镇域内农产品进行集中加工包装,统一运营销售;打造“宝塔山珍”土特产品牌,举办“林壑深处”专题山货展销活动。
三产赋能。全域布局“1轴2线3区8点”集散性写生基地建设,建全“古建保护—生态变现—群众增收”经济链条。目前,已完成水磨头晋商古道等重点片区共30处古建风貌修复,6个村庄具备接待运营能力,全镇日接待写生规模达7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