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昔阳新闻
清明新风拂 移风易俗行
本报讯 清明节前夕,昔阳县沾尚镇采取创新举措,开展多样化文明祭扫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传统文化,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为引导群众摒弃传统烧纸祭祀习俗,沾尚镇积极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在全镇多个主要祭祀点,设置鲜花兑换点,以菊花兑换群众手中的传统纸钱,并向他们耐心讲解焚烧纸钱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文明祭扫的重要意义。
中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晶晶说:“一捧鲜花寄哀思,文明祭扫更传情。中山村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减少因焚烧纸钱带来的火灾隐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村民的祭祀观念。下一步,中山村将继续探索新模式,着力打造积分兑换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现常态化。”
公共祠堂祭祀的推广,是沾尚镇移风易俗工作的又一亮点。清明节前,沾尚镇对镇内的公共祠堂进行了修缮和优化,完善配套设施,营造庄严肃穆的祭祀环境。清明节期间,组织群众到公共祠堂进行祭祀,并安排专人进行引导和管理。公共祠堂祭祀不仅避免了分散祭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还为群众提供了一个集中缅怀先人的场所,增强了家族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这一举措也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祭祀行为,让祭祀活动更加文明有序。
为了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沾尚镇还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各村,向群众发放文明祭扫宣传单页。宣传单页内容丰富,不仅包含文明祭扫的倡议,还详细介绍了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如网络祭祀、家庭追思会等。
“一直以来,我觉得烧纸是老传统,现在经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明白了鲜花祭祀既环保又能表达对先人的思念,这种活动真挺好。”沾尚镇中山村村民宋素珍说道。
沾尚镇通过采取“鲜花换纸”“公共祠堂祭祀”“分发传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新风尚。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镇域环境,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质,更为其他乡镇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