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7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5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香启智润民心 文化铸魂谱新篇

—— 二〇二五年晋中市全民阅读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刘佳烨

对一座城市而言,书香应该是城市最美好的味道。书香氤氲,城市自然也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

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我市以“书香启智·文化铸魂”为主题,全面铺开新时代全民阅读工程。这场贯穿全年的文化盛事,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奋力书写,在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全民阅读体系,让书香成为城市最温暖的精神底色。

思想领航

用党的理论凝聚力量

在晋中市图书馆“凤鸣讲坛”的现场,82岁的老党员张建国手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向青年读书会成员分享学习心得:“这些理论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指导我们实践的灯塔。”这一幕,正是我市全民阅读活动深化理论武装的生动注脚。全民阅读活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理论书籍进万家”“青年研习社”等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晋中市图书馆打造的“流动书车”,每月深入大街小巷,将党的理论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榆次区北田镇的李红霞感慨道:“以前觉得理论高深莫测,现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连我家小孙子都能讲出‘共同富裕’的道理了。”

文化铸魂

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

走进晋中美术协会会议室,一场《丹青传韵》——晋中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动员会正在召开,一个个抗战故事与一幅幅抗战历史题材的作品交相呼应,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市推出“勿忘历史,我辈当自强”主题阅读活动,通过图片展、诗词诵读、沉浸式读书会等形式,让红色基因在书香中传承。“这些故事字字泣血,让我深刻理解到和平的珍贵。山西的抗战故事深刻而震撼人心。”在“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主题书展现场,晋中学院学生王雨桐眼含泪光。

晋中新华书店特别策划的线下读书活动,吸引千余人次参与,读者通过阅读《太行山上》《吕梁英雄传》等作品,在虚拟地图中点亮山西红色地标。

全民参与

构建多维度阅读生态圈

在晋中市全民阅读版图中,不同群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针对青少年群体,一系列特色活动成为品牌亮点:晋中市图书馆“晋小图百科——科学小实验”课堂融合物理知识与动手实践,让孩子们在实验中理解“读书破万卷”的真谛;晋中市图书馆联合晋中驻地高校举办的首届“车途书旅”阅读马拉松活动,吸引高校学子、企业职工组队参与,大家在沉浸阅读中比拼耐力,用脚步丈量书海,以坚持诠释热爱。

家庭阅读单元同样亮点纷呈。“寻找书香家庭”活动已连续举办7年,今年以“寻找书香家庭”“智阅·思辨”“比邻悦读展风采”为主题,通过“阅读+视频”的形式记录书香家庭的阅读轨迹。此外,“书香润童心·共读伴成长” 亲子阅读系列活动,以阅读为纽带搭建亲子情感交流平台,培育家庭阅读文化,助力儿童全面发展。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培丽表示:“当阅读成为家风传承的载体,文化的根脉就在每个家庭中生根发芽。”

融合创新

打造“阅读+科技”新场景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背景下,我市探索出“阅读+”新模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晋中市分公司推出的“方寸之间 故事流传”主题邮局活动,以制作一页邮集讲述一个故事为主题,将邮票设计与阅读分享结合。市民王先生展示着自己制作的“抗战邮集”说道:“每枚邮票都是历史碎片,组合起来就是完整的民族记忆。”数字阅读矩阵建设同样蹄疾步稳。晋中市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汇聚超星名师讲坛、畅想之星电子书、中华数字连环画、晋中文化旅游特色库、AR4D科普教育系统等数字资源24种,资源量达30T以上;AR智能阅览机、儿童数字图书馆等智能设备更实现了“阅读+互动”的深度融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太谷区退休教师赵敏通过平台收听《平凡的世界》有声书后留言:“眼睛花了,但耳朵还能‘读书’,科技让阅读永葆青春。”

长效赋能

构建阅读可持续发展机制

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制度保障。我市建立“政企社”联动机制,整合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文化和旅游局、晋中市图书馆、晋中新华书店、邮政系统、民间读书会等资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生动格局。在榆次区乌金山镇,农家书屋与邮政便民服务点融合共建,村民既可以借阅图书,又能通过邮政网络订购书籍。书屋管理员李爱民说:“现在每月有新书直达,借阅量比过去翻了3倍。”这种“毛细血管式”的阅读网络,正在晋中大地织就覆盖城乡的阅读服务体系。灯火照长卷,书香满晋中。2025年全民阅读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城市精神版图的深度耕耘。从垂髫小儿到耄耋老人,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阅读正在成为晋中人最优雅的生活方式。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