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高效便民服务新标杆
本报讯 (记者冯静宁 通讯员任新琳 李涛)今年以来,祁县经济开发区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审批流程再造、数字技术赋能、服务效能提升,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破解企业办事“堵点”,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再升级。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项目从落地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梳理整合“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水电气暖报装”等高频事项,打造“一件事”套餐服务。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重构,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并联审批、统一出件”。如“企业简易注销”事项,通过系统自动同步税务、市场监管等信息,办理时间从45天压缩至10个工作日;“规划+水土保持+人防+节能”联办业务,群众只需跑一次窗口即可完成多领域事项办理,办事效率提升60%以上。
“一网通办”全覆盖,数字赋能智慧审批新生态。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95%以上的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企业、群众办事时,通过单独账号自动关联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承诺制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20余种电子证照,累计减少纸质材料提交超过300余份。同时,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创新“数字踏勘”“无感续证”服务模式。针对需要现场核查的审批事项,引入“视频踏勘”系统,通过远程实时连线、在线指导整改,将传统现场核查时间从3至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实现“零接触”审批。对到期需延续的行政许可事项,推出“无感续证”服务,至少提前30天提醒企业,并通过数据共享,主动帮助企业预审材料。
完善监管机制,营造公平透明市场环境。推行“信用+监管”模式,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降低抽查频次,对失信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利剑高悬”。同时,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整合监管数据,实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提升监管精准度和有效性。2024年,祁县经济开发区“双随机”抽查事项覆盖率达100%,监管效能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