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2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技艺进校园 匠心传承育新人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非遗传习活动

本报讯 (记者李雨鑫) 5月8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举办职业技能教育活动周之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传习活动。通过非遗技艺现场教学、师生互动创作等形式,生动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彰显该校在非遗文化传承与育人中的创新实践。

上午10时,“迎喜房花馍”创始人陈楠携带精巧的捏塑工具和彩色面团,向师生们展示了花馍制作的精髓。“迎喜房”作为花馍制作的领军企业,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揉、捏、剪、压……面团在陈楠的手中化为寓意吉祥的寿桃、栩栩如生的生肖、层叠绽放的花卉。学生们围坐在操作台前,在陈楠指导下尝试创作,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教育系学生岳亚姗感慨:“花馍不仅是食物,更是承载着祝福的艺术品。亲手制作化花馍,让我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温度和匠心。”

下午3时30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主席郭梅花,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技艺传习课。郭梅花以“剪纸中的镂空艺术”为题,边讲解边演示,剪刀翻飞间,一幅融合传统纹样与现代元素的《锦绣窗花》便跃然纸上。郭梅花表示,剪纸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每一刀都凝聚着对生活的观察与热爱。学生们在创作中融入个人创意,将校园风貌与传统窗花结合,作品既古朴又充满时代气息。

此次活动不仅是技艺传习,更是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遗进校园”育人模式的缩影。近年来,该校教育系党总支以“一室六坊”工作室为平台,深度融合手工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构建“党建+非遗+美育”融合机制,将非遗传承纳入课程体系,开发了“泥塑”“头饰”“云肩”“扎染”等15门特色课程,并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实践导师,将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

2023年,该校“地方优秀文化进课堂”项目获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教育系的剪纸育人项目成果被评为山西省职业院校铸魂育人计划项目特色文化育人品牌。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党总支书记翟志华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非遗育人品牌建设,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非遗传承人才贡献力量。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