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 |
五月十八日,市民走进市博物馆,欣赏《岭上遗珠 光耀涂川——榆次猫儿岭墓群出土文物展》。 本报通讯员 张耀宇 摄 |
本报讯 (记者刘佳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我市市、县两级博物馆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在历史探索、艺术沉浸与非遗传承中,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市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扎根社区,博物馆拥抱未来新变化”进社区活动率先开展,活动走进市城区部分社区活动中心,设置历史文化展览区和传统技艺体验坊,让居民近距离欣赏晋中历史文化的同时,还能亲手体验剪纸、拓印等传统手工艺品制作。
5月18日,《岭上遗珠 光耀涂川——榆次猫儿岭墓群出土文物展》开展仪式举行。此外,5月18日当天,市博物馆虚拟可视化导览正式上线运行,公众可以通过线上方式,便捷地参观博物馆的常设展览。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举办了“毛球绘梦·馆藏拾光”活动,社教老师为参与者讲解了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知识,并介绍了毛球画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5月18日至8月20日,《石载千秋——介休石刻中的历史回响与文化密码》在介休市博物馆展出。展览以介休石刻为主题,让观众领略到石刻艺术的魅力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该馆举办的“屋檐艺术 瓦当之美——瓦当拓印”“藏在博物馆里的生僻字”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参与,大家亲身体验瓦当拓印、学习生僻字,感受到了传统技艺和文化的魅力。
和顺县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举办了“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研学活动。参与者跟随专业讲解员参观纪念馆展厅,观看纪录片《石拐会议 永恒的抗战丰碑》,深入了解石拐会议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灵石县博物馆走进灵石县第二中学,开展了“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活动。博物馆讲解员向广大师生介绍了灵石县博物馆内重要青铜器文物及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在校园里就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昔阳县博物馆推出了系列主题活动——传播“指尖”博物馆。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公众推送“探秘宋金文化”VR全景展馆二维码,邀请公众线上看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参观博物馆。
我市市、县两级博物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更提升了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同时,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积极探索自身发展路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