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持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太晋一体化平头融合发展区 |
![]() |
南燕竹村应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发展玉米产业。 |
本报讯 今年以来,寿阳县抓经济、拼开局,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振兴实体经济,助推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该县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并举,深刻把握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时”与“势”、“危”与“机”,坚持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谋划构建“三区一基地”发展布局,以智能化建设为抓手,实施传统能源产业基础再造和农业产业链提升工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走进华阳集团开元公司钠电煤矿应急电源示范站,一套套银灰色的储能装置静静矗立,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装备,为煤矿稳定供电带来了可靠的“生命电源”。当井下供电系统突发故障时,这套钠离子应急电源可瞬间启动,持续稳定为开元公司通风、提升系统等关键设备供电,保障其负荷运行2小时以上,确保井下作业人员能够全部安全升井。
今年,寿阳县煤矿智能化步伐持续加快,祥升、麦捷、七元、亨元全矿井智能化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全县智能化煤矿将达到10座,智能化矿井建设保持全省前列。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跟风“赶时髦”、一哄而上“打乱仗”,而是要牢牢掌握因地制宜的方法论。对于寿阳而言,就是要依托实体经济主体,谋划好、实施好具有引领性意义的重大项目,不断塑造竞争新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构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够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对于推动内需增长、释放内需潜力具有较大的牵引作用。寿阳县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厂区,准确掌握企业需求,推动政策服务落地见效,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新元、开元、段王等企业通过利用国家政策,推动煤矿先进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开元公司的智能化气力输送系统,通过人机分离和流程自动化,消除了物料运输过程中的顶板、机械伤害等安全风险,减少人工介入环节80%,降低辅助运输设备投入40%,年运维成本节约超300万元。
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峰表示,公司将以提质增效、降本增效、节能提效为核心抓手,辅以内部改革、技术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企业由外延粗放型向集约竞争型转变,推动实现保安全、抓改革、谋发展的目标。
今年一季度,煤炭先进产能加速释放,煤炭工业持续较快增长,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9个百分点,起到了全县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在全力发展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也成为重要赛道,人工智能驱动的智慧农业,释放巨大发展潜力。
近年来受旱情影响,产量减产、成本上升、价格下跌、收入受损是金穗合作社亟待破解的难题。今年2月,金穗合作社负责人贾永珍带队到吉林省四平市“取经学习”,借助国家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决定上新农业科技项目,建设3000亩的水肥一体化滴灌工程及玉米密植单产提升工程。
“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投入使用后,很大程度降低了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密植之后,产量由原来的3500株/亩提升至5000株/亩。”贾永珍向大家展示着科技赋能种植和田间管理的经验。通过引入新项目、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粮食专业化园区是寿阳县与央企合作的重点项目,县委、县政府针对性提出了许多帮扶举措,鼓励企业负责人坚持科技赋能,确保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100%;并与企业多次对接,进一步加强后期规划,为招引加工大户投资入园出谋划策,力争打造特色粮食产业集群。
玉米全产业链是农业产业化的“破题”关键,而涉农经济主体的思维开拓、创新突破,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寿阳县布局打造了全省最大的育种基地,先后推广应用了超深松蓄水保墒节水增粮、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品字型”播种等技术,有效促进了全县玉米产业链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明晖浓源农业有限公司集玉米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于一体,年收购量、存储量均达3万吨。县委、县政府鼓励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玉米烘干能力,拓展玉米精深加工环节。与此同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将打造全省首条玉米全产业链作为农业转型主攻方向,推广玉米在功能食品、能源化工、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玉米深加工在多行业实现高附加值应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今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效之年,寿阳将鼓起奋进风帆,让更多企业在实体经济振兴的征程上满舵前行,迸发新的澎湃活力,为“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新寿阳”筑牢坚实支撑。
(李迪一 王方超 张 鑫)
李迪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