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电商产业跑出“加速度”
前四月网络零售额增速全省领先
本报讯 (记者裴晓敏)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紧紧围绕“高校电商人才实习实训就业创业转化,打造百亿电商产业集群”战略目标,通过创新招商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扶持等举措,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第三方监测数据统计,今年1至4月,我市电商产业多项核心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区域电商生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市企业网络零售额达21.2亿元,增速40.1%,位居全省第二,高出全省25.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33.4个百分点;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0.8亿元,增速44.6%,位居全省第三;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亿元,增速46.2%,总量占全省15.3%,较去年增加3.3个百分点。
从区域发展看,平川6个县(区、市)电商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榆次区以8.13亿元网络零售额位列全省第七,平遥县以7.55亿元紧随其后,位列全省第八;太谷区、介休市、灵石县、祁县等地网络零售额完成量及排名均大幅提升,区域电商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为进一步助农增收,市商务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农产品上行快件补助工作。一季度,全市初级和初加工农产品上行快件补贴132万单,较去年同期增加52.5万单;符合申报条件主体53家,较去年增加32家,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二季度以来,市商务局深入左权县、榆次区、太谷区开展“下沉式服务”,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模式,精准把脉企业需求,围绕农产品上行、融资、市场拓展等核心诉求,制定“一企一策”解决方案。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补助渠道,重点从三方面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资源聚合,以“企业需求先行”为导向,整合电商企业、传媒公司、高校资源,打通农产品产业链,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进电商人才专项招聘;二是建立企业诉求分级响应机制,按紧急程度实施现场解答、限期落实、长效规划分级处置;三是构建政策落地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分层响应、动态跟踪、风险管控三项机制,确保措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