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穿越半个世纪的誓言
—— 我市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本报记者 闫晓媛
“跟着党,这辈子,值!”
“看见这章,就想起当年在党旗下举拳头的日子!”
“我坚信一个理,党员就得挺直腰杆做人,俯下身子做事,这样党徽就会在你胸前发光!”
一枚枚纪念章,在七月的骄阳下折射出庄重而温暖的光芒;一双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这份特殊的荣光;一张张刻满风霜却依然坚毅的面容,在这一刻绽放出自豪的笑容。
连日来,我市向党龄满50年、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的老党员致敬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枚纪念章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承载着无数共产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倾注热血、奉献一生的光辉历程。
岁月无声,誓言永恒。他们中有离休干部、退休教师、普通党员、退休工人……不同领域的党员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深刻内涵。
“这一路走来,苦过累过,可心里头这团火,从没熄过!”和顺县松垴村老党员马平和小心翼翼地将纪念章捂在胸口,仿佛要将其融入血脉。五十载躬身为民,他在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乡亲们肩挑背扛,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倾力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是村庄发展的“主心骨”和村民信赖的“当家人”。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马平和始终将党徽刻在心中,将责任扛在肩上。
当金章落在胸前,太谷区老党员柳厚茂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抚摸徽章上的党徽,哽咽道:“这枚纪念章,是替牺牲在运输线上的战友们戴的。”1971年冬,21岁的柳厚茂毅然踏上北去的军列,5年间驾驶军车穿越雪原,为边防哨所运送数千吨粮食。他曾在暴风雪中,脱下棉衣护住发动机,裹着薄毯在驾驶室坚守整夜。老人从旧木箱中取出珍藏的立功证书、军用水壶和泛黄的党章,一字一句道:“请组织放心,只要还能动,我就会继续当好党的宣传员!”
同样获颁纪念章的左权县退休教师赵庆香,教书育人,辛勤耕耘,将心血倾注于三尺讲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接班人。她手捧纪念章,眼眶湿润:“看着国家越来越强盛,我打心眼里自豪。希望娃娃们记住,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也没有他们美好的未来。这枚纪念章,是历史的接力棒,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纪念章虽小,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信仰的分量。这不仅是对老党员半个世纪忠诚与奉献的最高褒奖,更是一座流动的丰碑,无声诉说着他们对党矢志不渝的追随。
“七一”前后,我市为2837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通过庄重仪式传递党的关怀与敬意,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广大获颁纪念章的老党员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将倍加珍惜荣誉,永葆党员本色,继续发挥余热,为晋中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熠熠生辉的纪念章,是时光对忠诚最深的镌刻,是信仰在岁月长河中淬炼出的赤金,它们闪耀在老党员们的胸前,也必将照亮后来者前行的道路。这穿越半个世纪的誓言和荣光,已化作新时代晋中儿女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磅礴伟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新的更加璀璨的晋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