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2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柿满枝头 的父爱

程树茂

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听闻山上有免费的柿子可摘,我与父亲便踏上了采摘之旅。这成了我长大后,记忆中一次格外清晰的、独属于我们父女的时光。

山路崎岖,我虽穿着运动鞋,却仍跟不上父亲的步伐。他走在前面,脚步深深浅浅,如同我的领航人。父亲是一名司机,他开车上山,我安然坐在后排,不知何时起,对他精湛的车技已全然信任,无需担忧迷途。父亲做任何事都习惯提前十分钟,常念叨:“提前走,心不慌。万事总要留出余地,应对万一。”

在他那里,时间仿佛格外宽裕。我们清晨出发,傍晚归程。归途上,车窗被一种平生仅见的、如火焰般炽烈的夕阳涂抹得金黄。有父亲陪伴的日子,总是如此安心而温暖。

柿子树长在山间,道路坎坷。当我们寻到一棵果实累累、压弯枝头的柿子树时,不约而同地笑了。父亲娴熟地采摘高处的柿子,我则细心拾起掉落的果实。不多时,便装满了两个沉甸甸的袋子。

下山时,我主动请缨分担重物“柿子我来拿吧。”父亲却执拗地摇头:“你小心点看路!”于是,我只得空手跟在他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停车处走去。下坡时,目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那瘦削的身躯,提着两袋柿子,随着步伐一晃一晃。我的心猛然一震,空手行走尚且艰难,何况父亲还负重前行。担忧涌起的同时,那份被父亲无声呵护的感觉也沉甸甸地压在了心上。

走出山坳,父亲还不忘回头叮嘱:“慢点,走这边,不滑。”那一刻,笨拙的自责与对他细致入微的体察交织在一起。平日里,父亲言语不多,但在我人生的重要关口——高考、工作、辞职……他总会给出明确的方向,点到即止,从不过多施压,最终将决定权郑重交予我手中。我何其庆幸,拥有这样一位干脆利落又给予充分自由的父亲,深深感恩于他这份宽松而深沉的教育。

作为司机,父亲当年经营着两辆大客车。每日清晨五点,他便在母亲的温奶热饼中起身出发。我常在书房里静静感受着这一切。当年高考失利,未能如愿进入理想学府,巨大的愧疚几乎将我淹没。想到父亲披星戴月、顶风冒雨奔波劳碌,只为撑起这个家,而我却未能以优异的学业回报,便深感无力。无论寒冬酷暑,他总是准时出车,归来时往往疲惫地坐在沙发上沉沉睡去。年幼时,我也曾暗自埋怨他未能多些陪伴。

直到长大成人,才真正懂得:一个人的精力终有穷尽,难以事事周全。父亲已拼尽全力,为家庭挣得安稳生活。

记忆深处,还珍藏着父母带我和姐姐同游迎泽公园的片段。那是童年稀有的全家出游。归程中,我倦极欲睡,被妈妈搂在怀里。父亲开着车,轻声唤我:“玉璇儿,醒醒,快到家了……”那是幸福的回响。而这次摘柿子,则是父亲年迈之际,以沉甸甸的柿子为注脚,为我镌刻下的、关于父爱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