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6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 2025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介休市义安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激活乡村振兴“活水动能”

本报讯 今年以来,面对村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强烈期盼,介休市义安镇通过多方学习先进经验、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对镇域汾河沿岸特别是万户堡片区12个村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系统化治理,推进雨污分流项目。

汾河流经义安镇12.6公里,义安镇万户堡片区是介休市乃至晋中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生态绿肺。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介休市通过建设污水处理站、完善管网铺设、实施雨污分流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目前,该片区已建成两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600立方米,覆盖周边12个行政村。

据义安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温远超介绍,万户堡污水处理站主要负责收集万户堡片区各村生活污水,污水通过提升泵站汇入万户堡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有三套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用生物法处理,对环境影响小,设备主要有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等,日处理能力达500吨左右。各村生活污水经万户堡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作为再生水通过中水管网服务周边企业。

改造前,万户堡片区由于地势低、排水不畅,遇到短时强降雨,极易形成内涝,一些雨水收集池往往变成了黑臭水体收纳池。通过实施“雨污分排”创新模式,雨水通过边沟汇入生态坑塘,经雨水泵站输送至附近河渠,实现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则通过地下管网全部接入污水处理站,形成“管网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闭环系统。同时,再生水全回用模式也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介休开发区,为区域经济注入“绿动力”。

截至目前,桑柳树村等4个村庄已实现雨污分排,累计铺设污水管网超50公里,治理坑塘13个,惠及农户4500余户,彻底解决了各村庄排涝难题,村庄内再无污水横流现象。

据义安镇中街村到村任职大学生赵赟介绍,中街村共计铺设污水管道1.5万米,安装检查井200余座,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同步建成日处理污水1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一座,并由晋中市生态环境局介休分局投资540万元实施黑臭水体治理+中水利用工程,治理后的蓄水池容量可达1万立方米,改变以往“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的局面。

12个村庄告别“污水靠蒸发”的历史,实现了“家家接管网、户户享清流”的美好生活。从“污水围村”到“清流绕户”,“一泓清水入黄河”这一宏伟目标的背后,是一项项工程、一个个项目的稳步推进。介休市通过六大类20项工程,写下了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的介休答案。

(王喆宇)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