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初心使命 贡献青春智慧
本报讯 (记者吕斌华)7月10日,清华大学晋中博士团“一周一主题”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深入革命老区左权县。16名博士走进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桐峪1941小镇,追寻红色足迹,共话发展新篇。
博士团首先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随后详细参观旧址。一件件历经烽火的文物、一幅幅定格历史的图片、一份份凝聚智慧的文献,生动再现了八路军将士在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让历史的厚重感直抵人心。
在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片区,博士团实地考察了当地依托独特生态、人文资源,发展艺术写生产业的生动实践。最后,大家走进见证边区民主建设光辉历程的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考察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活化利用,并在浓缩抗战历史风貌的桐峪1941小镇进行沉浸式参观。
活动期间,博士团还与扎根左权基层的清华、北大选调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围绕如何发挥专业所长,深度融入左权红色文旅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流经验、碰撞思想,共同探讨服务地方发展的有效路径。
“这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也是一次鲜活的社会实践,在追寻先辈足迹、探访乡村变革的过程中,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国情社情的认知更加立体,收获的东西远超预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一年级的吴雪晴深有感触。
“清华一直教导我们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中,立大志、入主流,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如何做到这一点。未来,我们将以清华人的担当,传承红色精神,练就过硬本领,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博士团成员万飞宏说道。
此次左权之行,不仅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触摸历史脉搏、感悟初心使命的平台,更架起了智力赋能革命老区发展的桥梁。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此行的精神滋养转化为服务晋中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