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9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润心筑新途 司法赋能护成长

—— 榆次区人民检察院用心做好涉罪未成年人思想重塑工作

▲榆次区人民检察院走进市荣军休养院开展主题帮教活动。梁泽龙 摄

本报通讯员 王旭锟

近日,榆次区人民检察院组织4名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走进晋中市荣军休养院,开展“红色润心·励志新生”主题帮教活动,引导涉罪未成年人从历史维度审视人生坐标,在信仰传承中校正价值偏差,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破解“成长迷局”的密钥,为迷途青春铺就回归正道。

踏入休养院荣誉展厅,程子华、杨得志等革命先辈的题字震撼人心;90岁老战士李老以亲身经历回溯烽火岁月,枪林弹雨里的坚守、伤痛与奉献交织的人生,让少年们的目光从游离渐凝为触动。王某感慨道:“先辈的苦难远超想象,我的挫折不值一提。我一定要重塑人生观、价值观,走出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

思想觉醒需以行动印证。活动中,孩子们分组投身志愿服务:有人为老战士整理房间,在细腻陪伴中触摸“依赖”的温度;有人清扫公共区域,于汗水里品味“奉献”的分量。张某在日志中写下“原来我也能成为别人的光”,这份觉醒,正是司法保护与社会教育交融的生动注脚——让涉罪未成年人从“被矫正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

帮教的深意,既在瞬时触动,更在长效护航。活动后,该院构建“三位一体”跟进机制:以“1+1”结对回访,让检察官成为少年成长的“摆渡人”;引入专业心理辅导,借团体治疗消解自卑与抵触;联动爱心企业搭建技能平台,为回归社会筑牢根基。当3名少年主动报名后续志愿服务,这不仅是个体的蜕变,更是司法温度催生出的成长自觉——曾经的迷途者,正以行动向“引路人”的角色靠近。

榆次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干警将持续深化“司法保护+社会支持”模式,以红色文化为“帆”,联动部门、社会组织,推动红色资源与未检工作常态化衔接;以精准帮教为“桨”,助力每一位涉罪未成年人穿越迷雾,把红色滋养、系统治理、长效履职融入司法保护全链条,让司法保护照亮青春成长之路。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