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9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 2025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共筑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郭晋秀

新媒体的兴起,让信息传播进入了高速、广泛且多元的新阶段。从社交媒体到短视频平台,信息能在瞬间跨越地域限制,触达海量用户。然而,这种便捷的传播方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一、“正能量传播”:凝聚社会共识的强大力量

正能量传播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信息和价值观,以激发人们追求创新和进步动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它具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凝聚力、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等重要价值。

抗疫期间,新媒体成为了正能量传播的主战场。众多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奔赴抗疫一线。钟南山院士在疫情初期,不顾80多岁的高龄,毅然登上开往武汉的高铁,那一张在高铁上闭目休息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让无数人动容。他的坚定和担当,成为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精神支柱。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个小时,为抗疫工作殚精竭虑,她的奉献精神也通过新媒体平台深入人心。这些感人事迹激发了广大网民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正能量传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扶贫干部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扎根贫困地区,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生活。例如,黄文秀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最终不幸牺牲。她的故事通过新闻报道、纪录片等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此外,新媒体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渠道,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这不仅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传播了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脱贫攻坚事业。

二、“谣言治理”:维护网络清朗的紧迫任务

谣言的产生往往源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公众的好奇心和焦虑情绪等因素。在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机制更加复杂。例如,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由于信息不透明,公众容易产生猜测和恐慌,这就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此外,一些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也会故意制造和传播谣言。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也容易出现谣言传播的情况。比如,某地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网络上迅速流传各种不实信息,这些谣言对案件当事人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当地警方及时介入,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案件的调查进展和真相,澄清了谣言。同时,对恶意传播谣言的人员进行了依法处理,起到了警示作用。

然而,谣言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媒体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谣言的源头难以追踪,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公众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部分公众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容易轻信和传播谣言。此外,一些谣言往往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共鸣,这也给谣言治理带来了困难。

三、“正能量传播”与“谣言治理”协同共进:守护意识形态安全

“正能量传播”与“谣言治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二者协同作用对于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保障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正能量传播可以增强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免疫力,使公众更加理性地看待信息,减少对谣言的轻信和传播。当社会上充满正能量时,公众会更加关注积极健康的信息,对负面信息和谣言产生自然的排斥。例如,在一个经常传播正能量故事的社区网络环境中,居民们对一些未经证实的负面信息会保持警惕,主动质疑和求证,从而有效遏制谣言的传播。

有效的谣言治理则为正能量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果网络上谣言泛滥,公众会陷入恐慌和迷茫,难以接受和传播正能量内容。只有清除谣言的干扰,才能让正能量更好地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多管齐下:强化“正能量传播”与“谣言治理”协同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加强“正能量传播”与“谣言治理”的协同,需要政府、媒体、平台和公众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制定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政策法规,明确正能量传播和谣言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平台审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对违规传播谣言和不积极传播正能量的平台进行处罚。同时,政府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官方媒体和渠道积极传播正能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

媒体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加强对新闻报道的审核和把关,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传播谣言。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正能量传播,提高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媒体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专题报道、公益广告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新媒体平台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内容审核效率。建立健全谣言识别和拦截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谣言。同时,平台要积极推动正能量传播,通过设置专题页面、推荐优质内容等方式,为正能量产品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公众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在面对海量信息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积极参与正能量传播活动,分享自己身边的正能量故事,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贡献力量。同时,公众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谣言的传播和制造。在看到谣言时,主动向平台举报,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管理任重道远。“正能量传播”与“谣言治理”协同作用,是应对舆情挑战、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要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挑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作者单位:山西中部引黄水务集团开发有限公司)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