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菜园”温暖人心 老人乐享晚年生活
8月1日清晨6时,灵石县两渡镇后庄村的山坳里还裹着些晨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薛志清已弯腰在幸福小院的菜园里忙碌。手指拂过青翠的番茄秧,身后竹架上的黄瓜藤正顺着绳子往上爬,叶片上的水珠折射出晨光。这片不足半亩的“爱心菜园”,是后庄村幸福生活的起点,小菜园不仅让幸福小院每日食材新鲜无公害,更节省了20%的运营成本。
薛志清说:“我身后的这片菜园,种植的有豆角、芥菜、茄子、西葫芦、黄瓜,保证咱们后庄村幸福小院每一位老人吃上健康绿色的蔬菜。”
中午12时,幸福小院飘出饭菜的香气。大厨杨果地手持铁勺,在灶台前娴熟操作,锅铲起落间,一道道家常菜陆续出锅。随着饭点临近,10余位老人围坐在餐桌旁,面前摆放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大家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个承担着一日两餐供应的小院,正以其独特的功能,成为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枢纽”。
后庄村幸福小院延续了灵石县“轻建设、重服务”理念,由村委大院一楼改造而成,设助餐、理发、医疗角等功能区。距离幸福小院300米处,后庄村依托荒坡资源引进蒙古马养殖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条。产业利润的一部分直接注入幸福小院运营基金,为解决村民就业和幸福小院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后庄村,菜园的生机、小院的暖意与马场的活力交织成一幅动态画卷。当七旬老人捧着自种蔬菜走进厨房,当养马青年为留守老人讲述赛马故事,乡村振兴便从宏阔叙事具象为屋檐下的笑颜。唯有让产业链嵌入民生链,“老有优养”才不是遥远愿景。
下一步,后庄村将继续探索与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合作,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保证小院稳定运营。让幸福小院成为凝聚人心的地方,也让更多在外的年轻人看到村里的发展和变化,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建设家乡。
(刘辉)